網(wǎng)友改變了看法。
2月27日,CCTV4中國文藝欄目官方微博發(fā)布了一段98版《水滸傳》的罕見幕后資料,隨后網(wǎng)友驚奇地發(fā)現(xiàn),22年前,片中武松的扮演者丁海峰打的竟然是只真老虎,拍攝時還險些受傷。該話題隨后登上熱搜,網(wǎng)友感嘆,在那個沒有特技和摳圖的年代,明星真的是“高危職業(yè)”了。

在@CCTV4中國文藝發(fā)布的這段視頻中,1998年播出的電視劇《水滸傳》不僅完美重現(xiàn)了原作中“大蟲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的生動姿態(tài),更是拍出了武松將“大蟲”揪住,按在地上的驚險畫面。
但是誰能想到,被武松拳拳捶打的,不是道具,而是一只3歲的成年老虎。

花絮中,拍攝時的驚險一幕更是看呆網(wǎng)友:老虎將武松的扮演者丁海峰一把掀翻在地,并把前爪按在丁海峰的臉上,這個過程,旁邊沒有人趕來阻攔。

隨后的畫面更是顯示,丁海峰受傷后只是簡單處理,便又重新上場。

這段視頻發(fā)布后,網(wǎng)友都為“武松打的是真老虎”感到震驚,并感嘆:真是高危職業(yè)。


2008年9月,《水滸傳》播出20周年時,劇組曾在CCTV4《中國文藝》“向經(jīng)典致敬”欄目的專題節(jié)目中再次聚首。
提到這段戲時,電視劇的制片主任孟繁耀介紹,當時年輕的丁海峰是“無知者無畏”,該說法也得到了丁海峰本人的證實。
丁海峰表示,因為“武松打虎”是武松所有戲份中的重中之重,所以當時剛從學校畢業(yè),作為新人的他沒想那么多,就是“力求把這段戲拍好,一定對得起導演和觀眾”。
此外,“劇組給丁海峰買了10萬元保險”的傳聞也是假的,孟繁耀表示,當時沒有這個意識,所以整部《水滸傳》的拍攝都沒給演員買保險。

丁海峰到現(xiàn)在都清楚的記得,拍攝時采用的第一只老虎叫“欣欣”,是一只三歲的成年東北虎,非常兇猛,因為拍攝效果沒有達到要求,劇組又借來第二只老虎“巴三”,一只三歲的孟加拉虎。
丁海峰回憶,“巴三”比較活躍,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和人拍照片,但是發(fā)起脾氣來也“很恐怖”,有幾次的經(jīng)歷都讓他感到腿軟。
他幽默地說:“其實人和老虎面對面的時候,誰是‘好漢’?老虎才是‘好漢’?!?/p>
另據(jù)該劇制片主任孟繁耀介紹,在拍攝之前,由于當時沒有電腦特效,全劇組都為了拍好“武松打虎”而發(fā)愁,導演張紹林特意讓道具師做的假老虎,雖然擺在那里非常像,但是動起來就“露餡”了。

為了拍好這部戲,孟繁耀到處想辦法。突然有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江蘇淮安一個馴獸團有老虎表演,于是他立即開車奔赴淮安。為了確保這6只老虎不會傷人,孟繁耀還特意看完了一場表演才決定把老虎借到無錫進行拍攝。
這6只老虎,其中有2只大的用來拍攝“武松打虎”,還有4只小的用來拍攝“李逵救母”。
為了保證安全,劇組把攝影棚的山圍成了一個“網(wǎng)球場”,只有丁海峰和馴獸師在網(wǎng)內(nèi)和老虎近距離接觸,而攝影師于敏,則呆在“網(wǎng)球場”內(nèi)一個被吊起來的籠子里,對籠外的丁海峰和老虎進行拍攝。
然而,第一次拍完后,導演張紹林并不滿意,他認為沒有拍出武松拳拳砸在老虎臉上的感覺,要求“換虎重拍”。
最終,在整部劇拍完后,劇組再次趕赴無錫,把無錫動物園給游客照相的老虎借出來,讓丁海峰騎在老虎身上,真正地“打”了幾拳,才完成了這場“武松打虎”。
“精品的產(chǎn)生才是唯一的出路。”孟繁耀表示,這是支持他們克服困難進行創(chuàng)作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