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打印機、喵喵機、口罩、飯盒、取暖器,隨著在線復學和陸續(xù)復工,越來越多的新東西被添加到了人們的購物車里,無論是學習方式、工作方式還是通勤方式,都因為疫情發(fā)生著微妙變化。
打印機
既然是線上學習,為什么還要打印機?“有一部分原因是怕孩子老盯著屏幕傷眼睛,所以打印學習資料。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還是在紙上寫方便,孩子也習慣?!甭段髡f,沒買打印機的那幾天,她手抄作業(yè)給孩子,又累又不精準。

喵喵機
除了打印機,她還學會配合使用“喵喵機”。這是一種小型的打印機。露西可以把孩子的錯題用手機拍下來,再無線連接喵喵機打印,以起到訂正錯題的效果。

筆記本電腦
電腦也是在線學習的重要硬件。兩個孩子的媽媽世俊,把家里所有的電腦都用上了,兩臺臺式機給兩個大人在線辦公,筆記本給大女兒在線學習。pad則給了小女兒,她要看著幼兒園布置的視頻作業(yè),學習疊衣服。
露西本也想把家里的電腦都用上,但發(fā)現(xiàn)臺式機年代久遠,安裝學習軟件卡頓,舊筆記本屏幕有一點小,只能咬咬牙花近六千元,又買了個新筆記本。這樣,“全家學習、辦公就都解決了。”
口罩
小浩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上周復工之前,他做了充足的準備。
首先自然是口罩。小浩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加上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在大年初一那一天,圈定了9家線下藥店作為購買目標。結果,他輕松以316元的價格買到了400個醫(yī)用外科口罩。覺得自己用不完,他還贈送了大約240個口罩給街坊四鄰。

電暖氣
小浩所在的寫字樓,為避免交叉感染,停用了中央空調。上海的陰冷尚未消散,所以他買了一個電暖氣,放在腳邊取暖。

飯盒
然后還有飯盒。平時吃慣了外賣的小浩,因為疫情,而有些顧慮,“還是少點兒跟人接觸吧。”為安全起見,購置了一套一體式電加熱飯盒,開始每天帶飯。
頭盔
疫情影響下,還有通勤方式的改變。以前總是擠地鐵的小浩,復工以來,就一直使用共享單車通勤。為了遮風擋雨,他還專門新買了頭盔和護目鏡。
同在金融系統(tǒng)的北京人程俊,選擇了電動自行車通勤。盡管3980元的售價,比之前貴了不少,但程俊還是咬咬牙付了錢,“周四晚上對方送來的時候還給我看手機里的訂單,已經賣出去11輛,還說這是新款,電池性能有很大提升,我也就認了。”但實際使用后,他發(fā)現(xiàn),電池消耗極快。咨詢客服后,程俊現(xiàn)在是騎一次就充一次,滿電才敢出門,“省得再半路拋錨”。


辦公、學習軟件
在家云辦公的肖楠介紹,新下載的軟件,可以多人語音也能共享桌面,“比較方便,效率也挺高,老板都說大家工作運轉得很快?!?/p>
肖楠在家辦公使用的軟件
高一老師李婭婭,2月10日起就和學生們在網(wǎng)上上課了。而為了上好網(wǎng)課,她坦言老師們都提前了約一周時間,去摸索學習怎么使用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