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全黄无码一级在线看_国产剧情久久久性色_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社會新聞 >

新冠肺炎患者復陽,還具有傳染性嗎?

時間:2020-04-20 17:26來源:網絡整理 瀏覽: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chuàng),限時免費閱讀中)醫(yī)生正進行咽拭子采集。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圖)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的研究者跟蹤了2

(本系列均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創(chuàng),限時免費閱讀中)

新冠肺炎患者復陽,還具有傳染性嗎?

醫(yī)生正進行咽拭子采集。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圖)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的研究者跟蹤了262個確診患者出院后的情況,對38個復陽案例分析后認為,復陽案例總體上年齡偏小,在上次住院期間癥狀偏輕。這些患者身上殘存的病毒濃度較低,似乎難以再次成為傳染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繼續(xù)快速蔓延。自2020年4月3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宣布全球感染案例突破100萬后,緊接著4月4日,又出現單日新增確診超過10萬這樣的局面。在公共衛(wèi)生水平較高的歐美地區(qū)都疫情高發(fā)的情況下,非洲、印度等人口更多的地方確診案例卻相對偏少,這給未來全球疫情發(fā)展留下極大不確定性。

對中國而言,除了外部持續(xù)輸入病例的風險外,對確診病例和潛在無癥狀感染者的管理關系著防控工作的效果。這其中,治愈出院后再次檢測出陽性的“復陽”案例,自2月底有數據公布后,就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3月底,武漢就發(fā)現有一家三口全部復陽的情況,其中一位病情比以前更重,還進行了搶救。那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復陽的情況總體是怎么樣呢?3月3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等單位的研究者對38個復陽案例分析后認為,復陽案例總體上年齡偏小,在上次住院期間癥狀偏輕,重癥患者出院后就沒有發(fā)現復陽的。

哪些人復陽了?

這些復陽案例都來自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研究者跟蹤記錄了該院1月23日至2月25日出院的262個確診患者出院后的情況,這些人出院后先是被隔離了14天,之后又隨訪了兩周,還適時做了病毒核糖核酸檢測。就這樣,截止到3月10日,發(fā)現38個復陽案例,占全部康復出院案例的14.5%。這一研究發(fā)布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尚未經過同行評議。

究竟哪些人復陽了呢?數據顯示,復陽者年齡整體上偏小,絕大部分都小于60歲,低于14歲的感染者中,復陽的情況更普遍。但性別上差異不是很明顯。從癥狀來看,大部分復陽的感染者曾經只表現出輕度和中度癥狀。

而他們復陽再住院后,也并不意味著病情再度惡化,CT等檢測后通常沒有什么再發(fā)病的癥狀。復陽感染者通常也不需要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或輸氧治療。研究者認為,這些復陽案例不是出院后又感染了,可能是在判斷陽性、陰性時的方法論上的不一致問題,比如當初解除隔離時檢測試劑準確率受限測出假陰性,以及病毒會有殘余或間歇性排放等特點,或者病毒在體內分布情況不同等導致。

除了鼻、咽外,病毒還可能在內臟等其他組織中存在。已有不少研究發(fā)現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檢測時,在糞便樣本中會得出與呼吸道樣本中不同的答案。2020年3月,《柳葉刀·腸胃病學和肝臟病學》(TheLancet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發(fā)布的一項研究就發(fā)現,有感染者在呼吸道檢測轉陰后33天,仍能在糞便樣本中檢出陽性。這說明,呼吸道檢測轉陰后,病毒仍可能在身體其他地方存在近5周的時間。

復陽可能難以形成傳染源

不過,深圳的最新研究對比了肛門拭子檢測加入后復陽案例的情況。發(fā)現2月22日后,雖然肛門拭子陰性也被作為出院標準,但復陽情況跟此前沒有顯著差異。增加病毒核糖核酸檢測的位置也未能完全控制住復陽案例的出現。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的科研人員也早已關注到比例不低的復陽現象。該院曾接收了一批共計15個復陽案例,是截止到2月24日,當地對120個康復的感染者,在出院兩周內再次檢測后篩查出來的,復陽率為12.5%。這一研究3月30日也發(fā)布在medRxiv上。

廣州的案例中同樣發(fā)現了同一病人肛門拭子比咽拭子更可能呈陽性的情況。但病毒的滴度非常低,剛好處在能檢測出的最低的臨界值附近。結合聚合酶鏈反應和宏基因組測序結果,研究者發(fā)現難以識別出全長基因。這意味著復陽案例中檢測到的病毒可能只是低水平的基因片段。

結合SARS-CoV-2病毒的受體可能很多器官中都有這一情況,廣州的最新研究中也認為臨床康復后,病毒的復制可能并沒有在所有器官中都停止,少量的病毒仍在間歇性地排放。雖然臨床康復后為什么病毒還會在體內復制,這個原因還不清楚,但這些殘存的病毒濃度很低,雖能檢測到,但可能很難再形成傳染源。

出院標準仍需繼續(xù)優(yōu)化

回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版本的演變,解除隔離和出院的標準,除了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和肺部影像學顯示癥狀的好轉外,“兩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曾一直是一個關鍵指標。這一情況在3月初推出的第七版試行診療方案中就發(fā)生了變化,變更為“連續(xù)兩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釆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不僅將間隔時間由天精確到小時,更是明確和拓展了標本的范圍。

此前2月19日推出的第六版診療方案則新加了出院后注意事項“建議在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醫(yī)院隨訪、復診”。在延長觀察時間后,為后面許多地方發(fā)現復陽案例創(chuàng)造了機會。

所有這些檢測方法和時間的拓展,有利于更準確地衡量感染者的疾病發(fā)展進程。下呼吸道的病毒通常比上呼吸道多,隨著感染者病情的好轉,咽拭子等上呼吸道樣本中的病毒可能就會減少到檢測不出。增加病毒樣本檢測取樣的部位,包括將糞便等更多樣本作為評估依據,可以盡可能減少遺漏的風險。而隨著對復陽案例認識的增多,更具體準確的標準仍需繼續(xù)推出。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等單位的研究者建議采用高特異性的高靈敏度檢測試劑,結合有更多免疫標志物的更多的樣本去進行檢測,以減少復陽案例的出現率。

包括無癥狀感染者和復陽感染者在內,目前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規(guī)律仍有大量不了解的地方。在這樣摸索的狀態(tài)下,繼續(xù)對相關病例加強觀察和研究,從嚴進行防控同樣顯得十分必要。

訂閱南方周末會員,支持原創(chuàng)優(yōu)質內容。成為南周會員,尊享七大權益,在一起,讀懂中國。

南方周末記者 王江濤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