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此前多次公開表示將推動加入美國“前站查驗”計劃。有消息指,美借“前站查驗”擴大執(zhí)法人員在境外的權限,包括佩槍、盤問、拘留可疑旅客等,有關國家及地區(qū)民眾控訴美執(zhí)法人員侵犯公共安全及個人隱私。
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當局欲加入“前站查驗”機制的“賣臺”行徑也表示反對。
目前,美國在加拿大、巴哈馬、愛爾蘭、荷屬阿魯巴、英屬百慕大、阿聯(lián)酋六國及地區(qū)設立16個“前站查驗”站點,要求有關國家及地區(qū)接受部分主權讓渡換取在出入境、反恐、執(zhí)法方向與美合作。
“前站查驗”又稱“美國境外入國審查”,是美國一種邊防檢查的特殊措施。在海關及邊境保衛(wèi)局的管理下,美國在境外的機場、港口或車站設立美國入境相關檢查設施,包括證照查驗、公共健康檢查及農產品檢疫。
近年來,民進當局多次表示加入美國“前站查驗”的意愿。去年底,臺當局聲稱,臺灣積極爭取參與美國“前站查驗”計劃,美方已原則同意。希望未來在桃園機場就能直接辦理入境美國的通關程序,達到“雙向”的一站式保安。
然而,被臺當局引以為傲的“境外通關”并不如想像中受人歡迎。在亞洲,美國的“境外通關”最早出現(xiàn)在上世紀70年代。香港原本考慮實施,后因已停用的啟德機場空間限制而放棄。
2014年,韓國仁川機場曾宣布要加入,但評估過后,怕免稅商店的收入遭受衝擊,因此翌年放棄。日本的成田機場也被美國國土安全部點名為“境外通關”機場,但日本學者認為,若轉機客未來得在東京辦理入境美國的審查手續(xù),可能造成班機延遲。(記者周琳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