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每天半夜12點到次日凌晨5點在路邊擺攤賣煎餅,老人被網友拍下后引起關注。很多網友認為老人生活困難,替她心酸,還有人指責兒女不孝。這些都被老人否認。
她說,這一輩子都是自己養(yǎng)活自己,已經停不下來。
1
11月7日,凌晨12:30,在鄭州張寨的一個路口,這名做煎餅的“網紅”老人如期而至,馬上就被一群食客包圍。
搟面、放調味料、打雞蛋、出鍋打包,嫻熟的操作從容有序。
“奶奶做的東西很清淡,不油膩,吃過第一次還想吃第二次,有種老家爺爺奶奶(做的菜)的味道?!币晃唤洺3霈F在老奶奶攤位上的女孩這樣評價。
老人說,她每天定點出攤的時間是夜里12點到第二天凌晨5點,夜市一結束,她就要收攤去宋寨的農貿市場買材料。
“早市7點30分就結束了,所以收攤要提前?!被氐郊液?,她就開始洗菜。
記者問她,“什么時候才能休息呢?”她微微一笑:“12個小時呢,總歸有休息的時間。”
對于網友認為的“半夜擺攤賣餅是個辛苦活”,她似乎并不這樣看, “有生之年能做點自己想做的事,也是一種樂趣啊?!?/p>
有食客買完煎餅后進行手機支付,老人也偶爾拿起手機查看,雖然已經是94歲的高齡,但是她眼不花耳不聾,算起賬來很清晰。
“這手機支付是我剛學的,都是我的老師們教的?!闭f完還用手指了指旁邊的攤主。
這名老奶奶姓張,她說自己是周口項城人,來鄭州已經30多年了。她說:“很多人對我是不理解的,覺得是不是孩子不孝順才出來(擺攤)。其實不是的,我有兩個男孩,一個女孩,他們都很孝順,但我覺得人活著總要為自己找點價值?!?/p>
老人說,自己的食客很多都是下夜班的人,看到大家都喜歡吃自己的煎餅,她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夜已深,城市的霓虹燈格外明亮,而這名老人,依然在等待著這座城市的夜歸人。
2
記者手記:
初次看到網上視頻,第一反應是,老人是不是被生活所迫。但真正見到了這名老人,她的陽光和幽默又打消了筆者的疑慮。
面對食客,她更像是等待孩子回家的奶奶,把烙好的熱乎乎的煎餅遞到對方手里。
一個雞蛋灌餅差不多要做4分半鐘,她一刻也不停歇。一個小時下來,她在寒冷的深夜竟然熱出了汗。
老人說她很享受現在的狀態(tài),自食其力,還能找到活著的價值。
作為一名年輕人,看到這么努力的老奶奶,倒心生幾分慚愧,這大概就是老奶奶長壽的秘訣吧。
3
“活著,總要找到自己的價值?!?/p>
這是一位平凡老人的世界觀,平靜而溫暖,樂觀且知足。
一生辛酸坎坷,談笑間煙消云散。
生活這條路蜿蜒向前,有人精疲力竭,有人從容淡定,無他,唯心境不同耳。
學習也一樣,你不努力找到自己的價值,沒人為你等候;你自己不積極,是不會有人替你主動的。
據說天才的概率只有1%,99%的人都是經過不斷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你不愿意吃苦,又害怕付出努力,卻又總是想拿到好成績,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任何的比賽都是淘汰制,永遠把勝利者拉出來繼續(xù)和勝利者比拼,所以,敗的人多,勝的人少,敗是必然,勝是偶然。
每一場勝利的背后都是被汗水澆灌出來的,都是日復一日,反復練習,忍受著枯燥乏味的煎熬換來的。
你不愿意努力拼搏,自然就會被別人甩在身后。
與其抱怨,不如努力奔跑,朝著更優(yōu)秀的自己靠近。
在詞匯教學中,知識、技能與智力三者之間的關系其實如我們學開車一樣,第一步是學習交通法規(guī),即學習詞匯、句型、語法等基礎知識;
第二步是上路練車直到熟練駕駛,即通過練習掌握詞匯、句型、語法的用法,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
第三步是能應對各種天氣、路況、車型,最終實現駕駛自如,即有了靈活運用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智力,從而達到熟練輸出語言的目的。具體如下圖所示:
如果您的孩子英語學習沒興趣,單詞記不住,閱讀丟分多,成績波動大,想突破140分
歡迎關注我,大家學英語的興趣這么大!我特意去開了英語群,想學英語或者對留學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如果想增加詞匯量、提升閱讀、寫作的英語夏令營,搜索公眾號“奇速記單詞”對接何老師,即可加入,那里會語法、單詞、閱讀的小伙伴都有讓我把你們拉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