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已經(jīng)發(fā)售好一段時間了,相信不少朋友還在觀望糾結不知道是否要購入這臺電腦。剛好我也上手玩一段時間了,這里就針對我使用中感到不錯的地方進行一些分享。
正文開始如果你在幾年前要告訴我榮耀在國內的筆記本電腦市場擁有一席之地,我八成會覺得你瘋掉了。然而想不到榮耀憑借榮耀MagicBook系列不錯的產品力,竟然在短短兩年內在早已是一片紅海的筆記本市場站穩(wěn)了腳跟。
所以當我的老Macbook實在是難以滿足我的使用需求,我又想換個不太貴的筆記本時,我腦子里第一時間蹦出了榮耀MagicBook Pro的身影。一方面周圍不少朋友做過這款產品的測評,我去詢問時都給了不錯的真實評價,另一方面,任何產品選購我都會平衡自己的需求。我對筆電的要求是屏幕要盡量大,以滿足我在床上或者外出時的觀影需求。而性能方面,我工作上只需要用到網(wǎng)頁瀏覽以及簡單的圖片處理軟件,日常休閑娛樂時,能夠滿足玩玩主流游戲即可。
而榮耀MagicBook Pro最大的特性恰好滿足我最大的需求:它搭載市面上為數(shù)不多的三面超窄邊框的16.1英寸屏幕。 這也是外界盛傳今年榮耀MagicBook將會推出的新尺寸。無論如何,榮耀MagicBook Pro確實抓住了這個先機,因此也讓它進入了我的選購名單。
現(xiàn)在打開榮耀MagicBook Pro的選購頁面,除了玲瑯滿目的配置選擇外,最令人矚目的就是一排獨特的“Linux版”了。 說實話不預裝win系統(tǒng)的電腦并不少見,但是非預裝win版竟然比預裝win版便宜了300塊!那不預裝win系統(tǒng)對咱們來說還能算個事么?就在雙十一期間還比我購入的時候更低400元,R5+8G版本現(xiàn)在只要3999元,進一步凸顯了性價比.
將Linux系統(tǒng)換回Windows系統(tǒng)也十分簡單。小白用戶可以直接使用第三方提供的系統(tǒng)U盤,只需要簡單三步就可以。網(wǎng)上教程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我在這里就不贅述啦?。
高階玩家可以在微軟官網(wǎng)下載一個啟動盤工具,然后通過U盤建立一個引導盤,插上電腦開機在BIOS界面引導裝載系統(tǒng)。激活之后,再在榮耀的官網(wǎng)下載電腦相關的驅動程序(主要是榮耀的電腦管家),這樣一臺嶄新的Windows系統(tǒng)筆記本就誕生了~
配置方面,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擁有英特爾與AMD平臺超過7套不同的配置選擇。在這里我和我的臺式機一致,選擇了AMD平臺。畢竟和其他人不同,我對AMD是真的愛得深沉(滑稽),當然考慮預算問題,最終選擇了R5 3550H+8G+512G存儲的版本。在這里給大家一個提醒,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經(jīng)過拆機,想要自行更換內存幾乎不可能,因此如果8G不夠用的朋友請務必一步到位上16G。
簡單的常規(guī)開箱展示收到貨后,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采用的是常見的牛皮紙紙箱,盒子上碩大的Linux版表明了其獨特的身份。
在這里給各位讀者老爺鞠個躬抱歉。雖然我也非常好奇Linux系統(tǒng)到底是啥樣,但是我非常手賤的到手就裝好了Win10并激活了,結果就是Linux系統(tǒng)被我覆蓋掉了,所以……emmmm,相信沒多少人是奔著Linux來的,所以就讓我們繼續(xù)往下走吧(心虛)
榮耀MagicBookPro 科技嘗鮮版相比起前代外觀上改變并不大,依舊是一塊只有在四周收邊位置才帶有細微弧度的陽極氧化鋁覆蓋了整個A面,只有榮耀的“HONOR”鏡面logo在非中軸線上加以點綴。在如今這陽極氧化鋁工藝大規(guī)模應用的情況下,榮耀本依靠其Logo的獨特設計,還是擁有一定識別度的。
B面被碩大的屏幕所牢牢占據(jù),屏幕表現(xiàn)如何稍后會說。
雖然是16.1英寸的大小,但是鍵盤依舊配備較為寬大的87鍵布局鍵盤,小鍵盤區(qū)在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上缺席。觸控板部分面積不算很大,目測稍大于13英寸Macbook Pro,因此整個C面的利用率并不算很高,至少沒有搭上如今鍵盤機身左右兩側的風潮。但是與此同時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會擁有更好的手掌放置空間。
D面雖然也是大面積鋁質金屬,但是出于散熱考慮還是打上了許多的散熱小孔。而兩個較大的突起橡膠條則充當了筆記本墊角墊的作用,也可以更好的頂出散熱所需要的進氣空間。
16.1英寸屏幕真的好么?我是本來就是沖著屏幕來的。事實上點亮屏幕后我也完全沒有失望。16.1英寸 1080P的屏幕搭配三面超窄邊框,視覺上的感受是無比愉悅的。
為了直觀展現(xiàn)16.1英寸的屏究竟有多大,我放上了僅有5.5寸的Switch作為橫向對比對象。首先得出廢話般的結論是,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的大屏看起來實在是令人感到愉快。但是有一個細節(jié)你們也可以留意一下,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的邊框寬度,幾乎與SwitchLite的內側邊框幾乎一個寬度,家伙是那個這么大的屏幕面積,這也讓其踏入了高屏占比行列。
如果要以數(shù)據(jù)來呈現(xiàn),這塊屏幕的邊框僅4.9毫米,整個屏幕占據(jù)正面屏占比高達90%(官方數(shù)據(jù))。
從個人角度上來說,我是更加喜歡一整面B面都是鏡面效果的屏幕的。但是不得不說,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的防眩光護眼屏在外部環(huán)境中能夠減輕光線對于屏幕的干擾。例如這組圖片拍攝的環(huán)境其實是一個非常明亮的窗邊,但除非是我在完全逆光的環(huán)境下,屏幕顯示效果會受到較大的干擾之外,其他情況下都能夠維持相對干凈的顯示效果。這一點我的Macbook Pro就完全不行。
前面說到過我選擇這款筆記本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靠它來實現(xiàn)行程中的影音娛樂問題。事實證明是完全沒問題的。
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搭載了1920*1080分辨率高清顯示屏,并具有100% sRGB色域,從參數(shù)上來說在筆記本中也算是不錯了。它在影片播放中,對于原片的色彩能有較為優(yōu)秀的還原,就像《2001太空漫游》中,主角的那身紅色宇航服色彩就非常的討喜。
而我喜歡的電影大多數(shù)色調都冷峻灰暗。但即使是《銀翼殺手》這種真的十分昏暗的電影,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的亮部和暗部表現(xiàn)也都是令我滿意的,不會出現(xiàn)過亮和過黑的狀態(tài),說明它也擁有不錯的對比度表現(xiàn)。
如果你覺得色彩和對比度優(yōu)秀是一塊屏幕應有的基本素質的話,那么大,則真是它的最大優(yōu)點了。在前不久的火車旅途上,它為我?guī)砹似駷橹棺罴训穆猛居^影體驗。
對了,這塊屏幕的比例依舊是常見的16:9,好處是播放數(shù)字版電影的IMAX片段屏幕會被填滿。
當然除了觀影用途以外,這塊更大的屏幕用于辦公也是不錯的。由于顯示面積變得更大,因此在外分屏工作也變得“不再”那么痛苦。
說了影,要提的還有音。鍵盤兩邊的揚聲器擁有碩大的發(fā)聲控位,而且有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加持,我玩了游戲看了電影,它的表現(xiàn)還是可圈可點的。
這么大屏幕好攜帶么?在實際到手之前其實我也懷疑過這個問題。畢竟16.1英寸在筆記本中已經(jīng)屬于數(shù)一數(shù)二的屏幕大小了。之前我一個朋友買了17英寸的筆記本,最后導致他想買個小體積背包都不行,這一點上我上手后也驗證了一下。
我的這款tomtoc入門級學生包標稱是建議放下15.6英寸筆記本,而相較于15.4英寸的Macbook,榮耀本的三維是369mm X 234mm X16.9mm,在最重要的長度指標上會比Macbook Pro15英寸還要長上2厘米。而實測結果顯示,除了放進去的那一瞬間可能因為長度問題有點吃力,但是在收納狀態(tài)下還是可以放入普通大小的書包之中的。
重量上來說,體積越大一般會越重,而16.1英寸的榮耀MagicBook Pro重量為1.7公斤。這里如果要有概念,還是要做對比。戴爾的15.6英寸靈越重量為1.8公斤,而小米筆記本Pro15.6英寸版重量為1.95公斤。這樣來看的話,比他們價位更低的榮耀本其實重量控制是很優(yōu)秀的。
筆電出門最可怕的配件之一還包含充電器,在這里榮耀還是緊跟時代步伐的,標配65W單C口充電器,配合2米長的數(shù)據(jù)線,能夠非常方便的給筆記本充電。而這個充電器無論是做工還是體積都控制得相對優(yōu)秀,無需太大空間占用,只需要一個小口袋即可裝下。
整的來說,這個大屏筆記本并沒有在出行上給我?guī)砣魏呜摀?,原先?5.6英寸筆記本準備的雙肩包如今依舊能夠照常服役,同時縮小的充電頭反倒是提供了更大便利,65W USB-C接口的充電器不但能很好給筆記本充電,應急情況下也能成為其他數(shù)碼產品的高功率供電設備.
繞不開的性能問題,AMD如今可否一戰(zhàn)?AMD R5 3550H,隸屬于AMD銳龍系列,采用了Zen+而非如今廣受好評的Zen2架構,因此大家還是會比較在意其性能表現(xiàn)的。
而我,卻又是相當不在意這方面性能問題的。因為一方面i5、R5,這兩者定位定價都差不多,我沒必要花大精力去糾結這百分之幾的性能差距。
然而嘴上嫌棄,身體卻很老實的下載了一個早前買的PC Mark10跑個分試試吧。
最終成果7510分,根據(jù)其他人做的測試,i5版本約為7911分左右的成績。主要分析下來,R5這個核心在單核效能上較i5還是要稍差,所以即使核心數(shù)量更多,在總成績上也難以追回。
而圖形性能部分,R5 3550H雖然沒有搭載獨立顯卡,卻也集成了vega 8核心,因此理論上來說也有一定游戲娛樂能力。
3DMark針對集成顯卡設備推出的跑分項目下,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跑出了8920分。相對于獨立顯卡,特別是英特爾版搭載的MX250還是要差一小截,當然如果你不玩游戲的話,其實這個并不能成為困擾你的地方。
移動競技游戲平臺?沒問題Vega8核心的集成顯卡,跑大型3A肯定是吃力的,不過大型游戲我在外有Switch,反倒是筆記本需要偶爾滿足以下我的競技娛樂需求,而試了一圈之后,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按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還是能夠頂住一些競技大作的。
CSGO,在中低效1080P的情況下,大致可以穩(wěn)定在60~80FPS之間
LOL,在中效1080P的情況下,大致穩(wěn)定在85幀左右
守望先鋒,在全低效720P的情況下,大致穩(wěn)定早100~120幀之間
以上是我常玩的一些游戲,整體來說都算是流暢運行了,但是相對來說守望先鋒是最吃力的一款游戲,畢竟當年也是能夠逼我們學校對面網(wǎng)吧換配置的游戲。但是調節(jié)為720P后,其實游戲清晰度損失并不是很高,反而可以維持60幀以上的幀率,讓游戲畫面保持穩(wěn)定,也是想當難能可貴的。只要你配置了鼠標,暢爽的打個游戲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榮耀MagicBook Pro,確實有點Magic如果僅僅只有上面說的這些,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也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筆記本,但是榮耀也作出了不少努力讓它變得更好用。
首先是目前越來越常見的指紋+開關一體按鍵,我們可以通過windows hello設置使用指紋解鎖,這也可以保障咱們的數(shù)字安全。
與之相輔相成的,是隱藏式攝像頭設計。沒錯,為了實現(xiàn)榮耀MagicBook Pro的三面邊框,榮耀把B面的攝像頭又取消了,反而是轉移到了C面的鍵盤中來。 在一排快捷鍵中,隱藏了一個按壓式彈出攝像頭,不用時關上即可。這可是一個非常經(jīng)典有意思的設計。
而最能突出榮耀Magic的,還是榮耀MagicBook與手機之間的魔法互傳功能。
曾經(jīng)我一度羨慕蘋果一套用戶用airdrop轉本地而不需要通過第三方。對于如今手機微信辦公越來越常見的今天,手機內容轉移到電腦的需求頻率高了,然而卻沒有安卓廠商跟進一個相應的解決方案。
如今榮耀帶著Magic-link 2.0來了。 這套方案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打通了手機和電腦間的橋梁。此前它已經(jīng)可以做到一觸傳播圖片、視頻和文檔,而今功能再次進化,在維持這些功能的同時更是擁有了多屏協(xié)同功能。
首先升級了最新測試版系統(tǒng)的華為/榮耀手機用戶觸碰機身背后的NFC貼紙,筆記本會彈出一個短暫提醒,之后手機界面就投屏到筆記本上了。
在筆記本上我們可以通過鼠標和觸摸板完整的實現(xiàn)手機各項交互功能,在我們操作電腦的同時也在操作手機。
在此時,我們通過電腦打開手機上的各個app,都可以相對流暢的運行,這也意味著拿電腦刷朋友圈不是夢想了。
更關鍵的是,通過這個界面,我們可以直接將手機中的圖片文件拖到電腦上!這一點是我完全沒想到的,其便捷程度遠超airdrop功能。在此前我嘗試過TNT和三星DEX on PC功能,TNT的話安卓系統(tǒng)本身軟件能力不足以滿足工作需求,而DEX on PC雖然可以在PC、界面運行Dex界面,但是其本身并沒打通兩個平臺,文件傳輸依舊無法相互拖動。榮耀的這套方案同時解決了電腦運行安卓軟件,又解決了更便捷的手機到電腦的文件傳輸功能。雖說目前僅僅支持華為/榮耀手機,但是考慮華為手機在國內可怕的普及度,想必用起來門檻相對也不會很高。
總結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就目前的價格來說,是一臺出現(xiàn)在合理性能區(qū)間中的優(yōu)秀產品。 通過與眾不同的16.1英寸屏幕,拉開了與其他輕薄筆記本的定位差距。但是當我以為屏幕是他最大亮點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Magic-link 2.0魔法互傳、多屏協(xié)同功能確實能夠解決我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場景需求。
線下市場宣發(fā)雖然重要,但是說到底還是要靠產品力說話。榮耀MagicBook Pro科技嘗鮮版做工扎實售價合理,同時還擁有這種級別的功能創(chuàng)新點,也難怪榮耀能夠快速占領市場讓對手措手不及。 作為消費者,自然也樂于見到這樣的廠商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慢慢的通過積累,讓我們的工作生活變得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