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進步,地方政府各部門都紛紛研發(fā)自己的政務APP。一方面由公務人員下載安裝使用,便于工作部署、交流和培訓;另一方面由群眾下載安裝使用,便于反映申報、溝通反饋和解決問題。利用現(xiàn)代信息手段推進政務本是好事,可各自為政、一哄而上,錢沒少花,效果不佳。個別地方還通過行政命令,層層分解任務強行推廣,好事反成負擔。一是政務APP多而繁雜,不宜學習掌握。各部門獨立發(fā)布自己的政務APP,“反映不同問題”需要下載安裝“不同的APP”,群眾需要在小小的手機屏幕上,學習多種政務APP的使用,辦事不便;二是低水平重復化政務APP使用率低下。有的政務APP上線后,由于和其他政務APP功能重復、功能單一、后期維護不佳等原因,使用率不斷下降,但又屬于政務考核項目之一,成為了公務員手機中不敢刪除的“僵尸APP”;三是每一個政務APP或者微信公眾號都需要消耗人工費、技術費用等,且各種政務APP各自為政,對財政資金造成了重復浪費;四是政務、培訓APP和辦公微信群等工具,容易誘發(fā)“指尖上的形式”問題。例如各種政務APP、公眾號或辦公微信群,多與政務考核掛鉤,有的要求學時積分,有的要求實時更新信息,有的要求及時回復“收到”,甚至存在個別形式上要求登錄人次或點擊量,占用了基層公務人員正常辦公的時間和精力。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要帶頭,中央本級指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剛性指出壓降50%以上。整合精簡政務APP和公眾號等,有利于減少政務不必要開支,節(jié)約公共資源。
《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加快推動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建設的決定》要求推動川渝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互聯(lián)互通,爭取更多事項依托“天府通辦”“渝快辦”等辦理。整合精簡政務APP和公眾號等,有利于提高基層治理服務水平,減少群眾負累,向群眾提供互聯(lián)網(wǎng)辦事“一條龍”的便利服務。
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要求堅決糾正機械式做法,不得隨意要求基層填表報數(shù)、層層報材料,不得簡單將臺賬記錄等作為工作是否落實的標準,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務APP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制視頻代替對實際工作評價。整合精簡政務APP、微信群和公眾號等,有利于力戒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提升基層政務考核的科學性。
筆者建議:
1.統(tǒng)計川渝地區(qū)現(xiàn)存政務APP、微信群、公眾號等情況,分類制定“消存量”計劃表和責任清單,清理“僵尸APP”和“指尖形式主義”的考核指標。
2.依托“天府通辦”“渝快辦”,在一個政務APP里設置不同的欄目,比方“社保辦理”、“市長/區(qū)長/縣長熱線”、“稅務咨詢”、“信訪舉報”、“紀檢反映”等,把所有政務APP與微信公眾號的業(yè)務都涵蓋進來,各部門負責本部門問題的梳理和回應。讓群眾只需要安裝、學習和掌握一個APP,就能夠實現(xiàn)“通辦”“快辦”一條龍式的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政務服務。
3.建立統(tǒng)一的大后方維護中心,聘請專業(yè)人員進行APP開發(fā)、維護和升級,提高APP使用率、迭代速度和流暢度,減少重合功能,降低費用開支。
(作者 王浩博)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