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制的圖-160“白天鵝”超音速戰(zhàn)略轟炸機和美國羅克韋爾研制的B-1B“槍騎兵”超音速戰(zhàn)略轟炸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兩款超音速戰(zhàn)略轟炸機,這兩款戰(zhàn)略轟炸機分別是俄羅斯空天軍和美國空軍戰(zhàn)略打擊力量的中流砥柱,同時也是俄美空軍戰(zhàn)略轟炸機的“顏值擔當”。
◎圖-160和B-1B戰(zhàn)略轟炸機的直觀對比
圖-160和B-1B有很多相似之處,除了同為超音速戰(zhàn)略轟炸機以外,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之處,比如爭議最大的外形——圖-160和B-1B都采用了可變后掠翼、十字型尾翼和四發(fā)布局,特別是俯視圖,非常相像,圖-160就像是大號B-1B,而B-1B也可以說是小號圖-160。然后就有很多軍迷因為這事兒吵起來了,有說圖-160是模仿B-1B的,也有說B-1B借鑒圖-160的,吵得不可開交。
◎1981年,試飛中的B-1A原型機
從時間上來說的話,確實很難說清到底是誰抄的誰。根據(jù)俄羅斯方面的資料,圖-160戰(zhàn)略轟炸機原型機于1969年立項,1972年完成初步設計,1977年凍結設計,同年全尺寸模型制造完成。4年之后,1981年,首架圖-160戰(zhàn)略轟炸機原型機首飛。
◎圖-160其實更像是圖-22的放大版
B-1B戰(zhàn)略轟炸機的原型,B-1A,也于1969年立項,1970年羅克韋爾公司向美國空軍遞交了設計概念,同期遞交概念設計方案的還有波音和通用動力。B-1A的樣機于1971年制造完成,首架原型機于1974年12月底首飛成功。B-1A之后擊敗波音和通用動力的方案成功獲得美國空軍訂單,但隨后空軍又要求羅克韋爾國際改進B-1A,改進型的B-1B原型機于1983年首次公開亮相并完成首飛,隨后于次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chǎn)。
◎B-1B戰(zhàn)略轟炸機俯視圖還是很漂亮的
而在具體的設計特點方面,圖-160和B-1B其實也不是完全相同。在研發(fā)圖-160之前,蘇聯(lián)圖波列夫設計局已經(jīng)成功研制可變后掠翼的圖-22超音速轟炸機,之后圖波列夫設計局 又成功研發(fā)圖-144超音速客機。圖-160戰(zhàn)略轟炸機某種程度來說其實是圖-22和圖-144的集大成者,融合了圖波列夫在超音速大飛機領域的研究成果結晶,有很多獨特設計,比如圖-160使用全動垂尾和副翼來控制偏航,而B-1B則是傳統(tǒng)的方向舵,可變后掠翼沒有副翼。
◎當然圖-160上帝視角看過去也美極了
所以說,圖-160和B-1B的外形爭議不能用簡單的誰抄誰來蓋棺定論,只能說相同時期的武器裝備在設計上都是殊途同歸,比如戰(zhàn)略運輸機都是懸臂上單翼、T型尾翼、翼吊式四發(fā)布局,總體布局基本都是這樣。再比如各國正在研制中的隱身戰(zhàn)略轟炸機,都確定是飛翼式布局,基本都和B-2一個樣子。這樣的例子在武器裝備領域還有很多很多,不是一句誰抄誰就能說得清的,糾結這個沒有太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