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星期五晚上在海南文昌的發(fā)射圓滿成功,將一顆衛(wèi)星送入地球同步軌道。這款5米芯級的重型火箭經過了一次勉強的成功和一次失敗,第三次發(fā)射的整體過程完美無缺,對長五的系統(tǒng)性可靠打出關鍵的一分。它宣告了中國航天事業(yè)進入新的紀元。
長五火箭被航天人親切地稱為“胖五”,它把中國火箭的近地有效載荷提升了1.5倍,達到25噸?;鸺耐屏κ撬泻教靿粝氲幕A,隨著長五走向成熟,中國在太空探索中的角色將有所變化,我國航天事業(yè)的戰(zhàn)略思維也會變化。我們將能把更大更重的東西送上太空,我們將能做比過去多得多的事情。
太空站、月球、火星,除了這些目標,我們可以放飛自己的更多想象力,我們正在獲得站在航天事業(yè)的前沿開展探索的能力。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長五的研制并不順利,特別是長五遙二的失敗堪稱是個挫折。如今不像冷戰(zhàn)時期,那時的航天首先是政治,多嚴重的失敗都擋不住對航天的加大投資。今天在各國,重大失敗都可能導致敏感的輿論反應。但是我們看到,中國社會對科學探索的整體心態(tài)高度理性,這使得長五的研制越挫越勇,并且迅速實現長五遙三的成功。這個過程蘊含的意義堪稱與長五遙三的成功同等重要。
長五遙三的成功與美國造出大推力火箭的涵義是不同的。美國已經處在那樣的技術水平上,長五則代表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的一次重要升級,也是中國高科技系統(tǒng)攻關能力又一次拓展,它展示的是中國追趕的腳步。
當然了,我們仍需看到并坦承中國航天與美國至今存在的很大差距。美國SpaceX公司現役的獵鷹重型火箭的運載能力高達68噸,比長五大很多。另外美國宇航科研的廣度和深度也都遙遙領先。中國顯然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太多的空白要填補。
況且長五遙三成功了,但這型火箭的徹底成熟還需要更多發(fā)射的反復錘煉。此外從長遠看,火箭的5米直徑還是小了些,它需要擴得更大才能支持中國人航天夢想的完全展開。我們前面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
長五的意義就在于它展示了中國航天團隊能啃硬骨頭的拼勁,同時展示了中國社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加大航天投入的理性支持。換句話說,中國社會擁有了通過現代機制實現航天事業(yè)整體升級的綜合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前面的每一個目標都會成為中國向上攀登的一個臺階。
長五還對中國社會有著更廣泛的象征意義。這個國家形成了不斷向前邁進的協(xié)調性,這種協(xié)調性可以承受崛起和復興路上我們必須扛起的載荷。當中國的發(fā)展需要形成某個突破時,我們就能夠讓那個突破得以實現。
最后我們想說一句,中國發(fā)展的每一項扛鼎之作都需要一批優(yōu)秀人才為之奮斗,讓我們好好尊重并愛惜人才,在各個領域都建設一支能擔當重任的人才隊伍。中國人聰明,肯吃苦,并且有愛國傳統(tǒng),只要那些優(yōu)秀人才受到尊重并被賦予認真做事的條件,他們就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幫助國家不斷贏得21世紀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