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羅斯的憲法制度改革,實際上早在1990年蘇聯尚未解體之時,即已拉開序幕。當年春天,戈爾巴喬夫領導下的蘇聯修改了聯盟憲法,廢除了憲法中關于蘇聯共產黨領導地位的相關規(guī)定,從根本制度上打開了實行政治多元化、意識形態(tài)多樣化、建立西方式的議會民主政體的閘門正式打開。5月29日,領導俄羅斯對蘇聯中央政權展開主權爭奪戰(zhàn)的葉利欽,當選為俄羅斯最高蘇維埃(議會)主席。第二天,他宣布,俄羅斯主權意味著自上而下的獨立,俄羅斯的法律比蘇聯憲法和法律更重要。6月12日,俄羅斯議會發(fā)表主權宣言,宣布俄羅斯憲法和法律在本共和國至高無上。俄羅斯憲法修改并最終制定新憲法問題,正式提上日程。
一、歷經曲折反復,總統制共和國憲法草案正式推出
1991年蘇聯“8?19事件”發(fā)生時,葉利欽已經是俄羅斯的民選總統。他和當時的副總統魯茨科伊、議長哈斯布拉托夫結成政治上的“鐵三角”,動員“民主派”全力反對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等人成立的緊急狀態(tài)委員會,以幫助被強行“休假”的戈爾巴喬夫恢復權力、反對“國家政變”為名,很快逼垮了緊急委員會,并將緊急狀態(tài)委員會成員及其支持者投入監(jiān)獄。隨后,他聯手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科維奇,于當年12月解散了蘇聯,將被迫辭職的蘇聯第一任總統,也是最后一任總統戈爾巴喬夫逐出克里姆宮。從此,這位克林姆林宮的新主人成了名副其實的新俄羅斯主人。
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圍繞新俄羅斯建立什么樣國家、走什么樣的發(fā)展道路、建立什么樣的權力體系,亦即制訂什么樣的根本大法憲問題,葉利欽與魯茨科伊、哈斯布拉托夫產生了嚴重分歧?!??19事件”前后奪權路上的三個“鐵哥們”,執(zhí)政后因國家權力設置和職能劃分等問題,不僅分道揚鑣,而且斗得難解難分,最后不得不訴諸于全民公決。然而,1993年4月25日的全民公決并沒有解決新俄羅斯的憲法制度問題,新俄羅斯憲法之爭仍在持續(xù)進行。
1993年的“4?25公決”雖然沒有解決制訂憲法這個根本問題,但政治斗爭高手葉利欽巧妙地利用了公決的議題設計,同時運用種種資源和手段,全力影響和爭奪民意,最終在公決中贏得多數票支持,從而奪取了政治爭斗的主動權。于是,他決定趁熱打鐵,決定徹底撇開最高蘇維埃,先制訂一部保證總統擁有巨大權力的新憲法,然后再著手解決如何處置議會的問題。
當年4月29日,葉利欽將總統班子起草的新憲法草案頒發(fā)給所有的地方政權,即各個聯邦主體。根據這部憲法草案,俄羅斯聯邦將成為總統制的民主共和國??偨y任期5年,同一人不得連任兩屆以上。國家不設副總統,議會改為兩院制,其中的上院稱聯邦委員會,從各聯邦主體的代表中產生。下院按照俄羅斯歷史傳統,稱國家杜馬,根據統一的選舉辦法從各個選區(qū)中選出。執(zhí)行權力由聯邦總理和各部部長組成的政府行使。憲法法院、普通法院和仲裁法院具有獨立地位。5月下旬,葉利欽主持召開一系列會議,確定,6月5日召開全俄制憲會議,最后由制憲會議、全民公決或新選出的議會予以通過。
葉利欽精心籌劃的這一制憲過程,將早已存在并一直運行的憲法委員會、人代會和最高蘇維埃全部排除在外,使俄羅斯制憲一事變得更加復雜。
二、制憲會議大亂,對抗性新憲法草案相繼出臺
1993年4月30日,俄羅斯憲法委員會突然公布了一部曾經得到葉利欽本人首肯的新憲法草案。根據這部憲法草案,俄羅斯聯邦將成為議會制共和國,聯邦保留副總統設置,總統必須經議會同意方能任命包括總理在內的政府成員、憲法法院和最高法院法官、中央銀行行長、總檢察長等重要國家職務??偨y不得單方面解散立法機關,也不能單方面決定舉行全民公決。
這時,議長哈斯布拉托夫和憲法委員會秘書魯緬采夫等人反復發(fā)聲,強調只有人代會才是有權通過新憲法的唯一機構。6月1日,哈主持召開了有2000多人參加的人民代表大會,宣布“反對通過為某個集團服務的憲法”。6月3日,也就是葉利欽策劃的制憲會議召開的前兩天,反對葉利欽的反對派議員搶先召開了一個全俄制憲會議,召開憲法法院和最高蘇維?!爸浦箛艺儭薄罢葢椃ㄖ贫取薄皽蕚溆痈鼩埧岬亩窢帯?。一批共產黨議員,趁機提出了一部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草案。俄羅斯社會面對同時出現的三部憲法草案面,展開了歷史性抉擇。
6月5日,葉利欽主張的制憲會議如期召開。葉利欽大大會報告中表示:總統的憲法草案“采納了憲法委員會草案中全部有價值的東西”,該草案“將總統制共和國、議會制和獨立的司法權有效地結合起來,可以保證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在講話中,他還高度贊揚了俄羅斯歷史上的彼得大帝和亞歷山大二世,猛烈抨擊了蘇聯時期的憲法和蘇維埃制度,建議當年10月提前舉行人民代表選舉。
但是,被葉利欽請來參加會議的各方人士,絕大多數反對撇開現行議會強立憲法。哈斯布拉托夫等一大批議會代表后來被請來參加會議。但總統的支持者阻撓哈氏在大會上發(fā)言,總統衛(wèi)士竟然施以暴力,會議幾乎癱瘓。葉利欽被迫改變初衷,將制憲會議改為討論各種草案的論壇。盡管如此,一些地方政權領導人仍表示,他們不支持這個會議產生的憲法草案。
7月12日,為期10天的制憲會議終于宣告結束。有關各方經過激烈爭吵和相互折衷,最后以433票贊成、62票反對、63票棄權,通過了一項吸納各方意見的妥協性草案。這份草案規(guī)定,俄羅斯是聯邦制國家,實行立法、執(zhí)行、司法三權分立原則,國家承認私有制、國有制、地方所有制和其他各種所有制并同樣予以保護,承認意識形態(tài)多樣化,規(guī)定任何意識形態(tài)不得被確認為國家的或是必須遵循的意識形態(tài)。
由于該草案同樣賦予總統極大權力,葉利欽如愿以償,對其評價甚高,號召人們予以支持。但是,葉利欽到底會以什么方式通過新憲法,他最終喜歡的到底是哪個“腳本”,前景仍不明朗。而且,當時21個聯邦主體,實際上只有8個明確表示支持。有些共和國的代表抵制了制憲會議最后一次會議。另有1/3的州和邊疆區(qū)不支持這部新憲法草案。
在這種形勢下,剛愎自用的葉利欽毅然決然,依靠顧問和智襄幫助,作出8月“炮火準備”、9月“政治決戰(zhàn)”的重大部署。
三、炮火決定勝負:憲法危機以政治決戰(zhàn)而告終
1993年9月21日,葉利欽總統吹響了向魯茨科伊、哈斯布拉托夫及其支持者展開“最后決斗”的進軍號。他宣布解散議會,當年12月舉行新的議會選舉,同時宣布決不與議會任任何妥協。這一破釜沉舟之舉,立即招致激烈反對和抵抗。議會召開會議譴責葉利欽制造“國家政變”,決定中止其總統職權,由魯茨科伊代行總統職務。魯隨即宣布葉利欽的所有決定統統無效,同時任命三位支持議會的上將為國防、內務和安全部長。與此同時,憲法法院裁定葉利欽違憲??倷z察長到議會發(fā)表講話,要求通過選舉和對話擺脫國家的混亂狀態(tài)。
9月22日,葉利欽又發(fā)布一道命令,強行推進分階段實施憲法改革計劃。政府方面下令地方政權必須服從總統命令,不許理會魯茨科伊和議會方面的決議。隨后,政府采取斷水斷電斷暖氣的“文明”方法,制止議會活動,同時調來大批軍警封鎖了議會所在地“白宮”。22日夜間,莫斯科市區(qū)某些地方開始發(fā)生流血沖突,沖突中有人喪生。
23日,俄羅斯聯邦第十次非常人代會在重兵包圍的白宮內逆勢召開。另有大批志愿人員被動員起來“武裝保衛(wèi)蘇維埃政權”。軍人出身的魯茨科伊發(fā)誓要“戰(zhàn)斗到底,絕不投降”。為了后果不堪設想的武裝沖突和大規(guī)模內戰(zhàn),憲法法院院長、全俄東正教大牧首等人緊急斡旋。一些政治組織和社會團體紛紛發(fā)聲,各種解決方案同時推出。許多地方政權領導人還聯合發(fā)出最后警告,要求對立雙方必須尋求妥協,否則他們將中斷莫斯科中央政權的聯系,封鎖通往莫斯科的交通干線。然而,這一切都已經無濟于事!
10月3日下午,數以千計的反對派人士強行沖破了軍警的包圍,進入白宮,與議會保衛(wèi)者匯合。魯茨科伊和哈斯布拉托夫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和力量對比,號召人們進攻莫斯科市政府、國家廣播電視大樓和克里姆林宮,短兵相接的沖突終于全面爆發(fā),又有不少人在沖突中死于非命。最初猶豫觀望的國防部長格拉喬夫,最后時刻接受了葉利欽命令,親自指揮部隊向白宮發(fā)起攻擊。重型坦克的炮彈一發(fā)接一發(fā),準確無誤地射進了白宮的窗口。據守白宮的武裝人員和志愿者,沒有等來他們所期待的外地支援部隊,反而陷入絕境,傷亡急劇增加,根本無力繼續(xù)抵抗。
當天傍晚,一批絕望的人民代表打著白旗走出了白宮,向政府軍投降。4日下午,經過反復談判,魯茨科伊和哈斯布拉托夫在西方某大國擔保人身安全的條件下,放棄了抵抗,垂頭喪氣地走出了白宮,坐上了他們曾經誓死保衛(wèi)的葉利欽為他們準備好的囚車。同時被捕的,還有與他們一道組織武裝抵抗的馬卡紹夫等4位赫赫有名的上將。
曠日持久的新俄羅斯憲法危機,至此告一段落。危機以武力方式得以解決,以葉利欽及其支持者獲勝而告終。時稱“十月事件”。這一事件不僅在俄羅斯的自身歷史上,同時也在整個世界立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且爭議頗多的重要印跡。
新俄羅斯要制訂并通過新憲法,代價太大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