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yīng)對全球氣候變暖,海洋生物可能會向海洋更深處和極地遷移。12月24日,西班牙研究人員在《自然-生態(tài)與進(jìn)化》期刊的一項研究中提出以上結(jié)論。
研究人員認(rèn)為,隨著海洋溫度的不斷上升,海洋生物可能會向極地方向移動以尋找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也有可能留在原地適應(yīng)較高的溫度。另外一種可能是,垂直向下遷移。對于這種可能性,目前鮮少有人研究。
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大學(xué)的Gabriel Jorda和他的同事計算了海洋生物在2100年前保持恒定溫度所需的垂直運(yùn)動。他們發(fā)現(xiàn),在中等排放情景下,適當(dāng)?shù)臈⒌仄骄由盍?8.7m,在“一切照舊”的高排放情境下,適當(dāng)?shù)臈⒌仄骄由盍?2.3m。
其中,“高排放”指的是RCP8.5,“中等排放”指的是RCP4.5。為了對未來氣候作出評估,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了四個溫室氣體濃度情景,即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代表性濃度路徑),按低至高分別為RCP2.6(低)、RCP4.5(中低)、RCP6.0(中高)和RCP8.5(高)。


但溫度并不是決定海洋生物適宜棲息地的唯一因素。研究人員指出,海底深度和海洋透光層的深度將對海洋生物可能的垂直遷移構(gòu)成限制。
具體而言,部分海域的海底實際最大深度可能限制生物向下遷移,更深處海域的光線條件也將影響生物的生長。研究人員稱,到本世紀(jì)末,這兩層限制將影響大部分海域,導(dǎo)致浮游植物與珊瑚、海帶和海草等淺海底棲物種的適當(dāng)棲息地沿垂直方向壓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