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
今天,我們迎來24節(jié)氣中的第22個節(jié)氣——冬至?!锻ň暋ば⒔?jīng)援神契》記載:“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冬至沒有特定的日子,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jié)”。陽歷12月21日至23日,太陽運行到黃經(jīng)270度時,交冬至。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區(qū)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2019.12.22
一候蚯蚓結;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動。
冬至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p>
冬至吃餃子源于漢代并傳延至今,
據(jù)說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yī)圣”張仲景。
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但我國地域遼闊,
冬至美食也存在南北差異。
除了傳統(tǒng)的餃子,
全國各地都有各具特色的美味。
今天,知力君特意精選
八大菜系中的代表城市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鄉(xiāng)的美食吧
1
魯菜-山東濟南
除了餃子,好客的山東人還會食用五谷雜糧面蒸窩頭、餑餑等魯菜中的大眾面食。這是叫“蒸冬”的冬至習俗,山東是農(nóng)業(yè)大省,這也是為了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種植豐收。
吃過山東的五谷雜糧面蒸窩頭的都會印象深刻,濃郁的米香,絕不是一般窩窩頭可以比擬的。在現(xiàn)代的健康膳食中,營養(yǎng)師非常推薦加入五谷雜糧,其含有精米白面中沒有的天然營養(yǎng)成分,比如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植物甾醇以及酚類等植物化學因子。
2
粵菜-廣東廣州
“食在廣州”勾起了很多人對美食的欲望。廣州在冬至里常有吃冬至肉的說法,最典型要數(shù)廣式燒臘,這是粵菜中的經(jīng)典。也有在冬至里給親朋好友送臘制食品的習俗,來祈求鴻運當頭。
廣東是一個美食匯聚、融合的地方。在潮汕地區(qū),冬至要吃落湯錢;陽江,則是吃傳統(tǒng)咸湯圓;汕尾,會吃慢燉冬節(jié)鴿;湛江吳川等地,則是吃辛香煮姜飯,等等。
3
川菜-四川簡陽
川菜博眾家之長,清鮮醇濃且以麻辣為名。寒冬臘月的你,來一份羊肉湯,這無疑是在冬至里最幸福的事了。羊肉在冬天幾乎是人見人愛的食材,在四川不能忽略簡陽這個城市。
簡陽羊肉湯不僅包含著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的烹飪技藝,曾經(jīng)還入選了“奧運健康美食”。羊肉的營養(yǎng)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優(yōu)質蛋白、鐵、鋅等營養(yǎng)素上。而大家常說吃羊肉暖身的道理也是來自豐富的蛋白質,在消化吸收過程中的食物熱效應。
4
湘菜-湖南長沙
湘菜以辣為名,而“臘”也是在湖南的一大美食特色,當然,此臘也少不了辣。冬至前后是臘魚、臘肉的最佳腌制和發(fā)酵的時間。時節(jié)讓美食發(fā)生,讓愛產(chǎn)生。此外,在長沙的傳統(tǒng)民俗里,冬至都會吃糯米飯,粘糯之感讓家人之間的親情更深切。
5
閩菜-福建福州
福州冬至美食“搓丸”最有特點。紅白圓扁形狀各異,各寓有深層的祈禱含義。搓丸是糯米粉制成,與湯圓的區(qū)別主要是有無餡心。食用皆是在剛出鍋、熱騰騰時最易消化,放涼二次加熱后消化皆慢。
6
浙菜-浙江杭州
杭州人喜歡在冬至這一天吃年糕來慶祝,有少數(shù)地方流行三餐都吃年糕。如今簡單的年糕會做出不同口味,年糕蘸白糖、炒年糕、年糕炒蟹等等眾多年糕的美食。相比過去單純吃年糕,現(xiàn)在食物多樣的搭配,讓年糕的營養(yǎng)意義更值得推薦。
7
淮揚菜-江蘇蘇州
蘇州的冬至美食,地道的傳統(tǒng)蘇式醬方應該是讓人記憶猶新的,更是能勾起很多老蘇州的回憶。醬方精選五花肉材、小火慢燜烹調、家常用料制作,突顯蘇州美食的風味。醬方咸中帶甜,食而不膩,入口即化,甚是受人喜愛。
另外在蘇州,冬至也不得不提起羊糕,利用豬皮的膠質來讓羊肉結凍,看起來晶瑩有彈性,切塊時整齊不破碎。
8
徽菜-安徽合肥
冬至的合肥,除了冬至面、冬至雞湯,還有吃南瓜制品的習俗,比如南瓜糊、南瓜餅,酥軟甜糯、香味醇厚。寒冷的冬季,多選擇南瓜有好處,其中含有的β-胡蘿卜素能夠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有維護視力、保護皮膚的作用。
(文中使用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更多閱讀
晝短夜長,今日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