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3篇發(fā)文,刨析了京東放飛“京東物流”的做法,既是對京東主業(yè)的一種解脫,也成全了劉強東的一個“執(zhí)念”。
而本文開篇想表達的另一層含義是:如此做法也算劉總的一份善念,圓了自己一個物流夢。
你為什么如此看重此次的“京東物流”單飛事件?其實原因也不復雜,原因有二:
1、個人是做物流的,而京東物流是快遞領(lǐng)域內(nèi),除了“通達系”和“順豐”之外,舉足輕重的一員,不得不在意。
2、京東物流本就是劉強東的“執(zhí)念”,此次放飛,是12年的虧損之后剛剛看到“成本盈虧點”的一瞬間就發(fā)生了的,事出反常必有妖!
“妖”在何處?在于12年虧損(成本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堅定不移,盈虧平衡了,反而撒手……
京東9年虧188億、美團年虧1155億,怎么會有人心安理得地做這樣的生意?京東做的是電商貿(mào)易,低買高賣的經(jīng)營,理論上本不該虧損是吧?可是,令人不解的是,9年時間里虧損額超過188億,平均每月都虧損上億,錢去哪了?不難猜,重資產(chǎn)投入,而京東物流呢,就是個極其費錢的勾當,但它撐起了京東的臉面和消費者的好評。
當然,還有個問題,花的是誰的錢?虧的又是誰的錢?
答案也顯而易見,投資者的,因為劉總原來并不是富二代的出身,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我們回頭再來看美團,其實我內(nèi)心一直將送餐也視為物流服務的一部分,因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jù)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用戶要求的過程。
也許吧,人家不叫物流或者快遞公司,是因為其作為平臺的身份更多一些,但是,它有著電商+物流的組合功能。
美團外賣從崛起到2018年,歷時也是9年,每一年都是處于虧損的狀態(tài)。尤其是2018年,虧損一度達到1155億,可怕吧!從數(shù)據(jù)上看,京東都難以望其項背。
但是它們是怎么做到年年虧損,卻不像我們身邊的實體店一樣,一茬換一茬,每年這類的“啃老的貨色”不斷倒閉,每年換新的呢?
我看了很多的分析,什么多元化惹的禍,什么經(jīng)營策略失誤,收購失敗啊……,等等。
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那些所謂的“專家”腦子里裝的都是什么?
僅以這兩家公司為例,它們的經(jīng)營大方向從來都沒有變過,從它們公司的經(jīng)營策略角度看,也從來都沒有過重大失誤!
這樣講,感覺似乎不近情理嗎,當然不!
我直接解釋給你聽,京東年年虧,可是卻打造了一個:自建物流的電商模式,很多人買賬,9年虧188億(人民幣),依然有人出錢投入給劉總燒錢,你當他們傻嗎?
2014年5月,京東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此時此刻的市值489.37億美元,和虧損的那點小錢比起來,是不是投資人夢里都會笑醒呢?
美團年虧1155億(人民幣),可是,王興曾在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的一次訪華時,在上海做東請后者吃了一頓包子,觥籌交錯期間,王興向庫克展示了如何在iPhone里通過美團的應用訂餐和結(jié)賬,庫克后來在微博上發(fā)了會面的照片,說他在這次旅行中看到了一些“偉大的創(chuàng)新”!
美團改變了整個中國的餐飲消費習慣,當您看著身邊穿梭的外賣小哥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呢。
以上這些感受,就是引來風投們趨之若鶩的偉大的“概念”!
動動手機,就能實現(xiàn)“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消費習慣一旦養(yǎng)成,消費者就像井底之蛙一樣沉迷,不再關(guān)心井外的世界。
此時此刻美團的市值5864.49億港元,這個數(shù)字和每年的虧損的一千多億人民幣相比,對于經(jīng)營者和投資人而言,也確實就沒什么可害怕的了。
打造一個吸金“概念”,還是一個盈利的企業(yè),這從來就不是一個企業(yè)家心中平等的選項打造一個盈利的企業(yè),可遠比打造一個好“概念”要難多了,物流行業(yè)更是如此,如果當初“京東物流”完全按照今天重資產(chǎn)的模式來打造,別說堅持12年了,下場恐怕連剛剛死掉的“品駿”都不如,因為投入更大的原因。
所以我在篇首提到,現(xiàn)在放“京東物流”出徒下山:如此做法也算劉總的一份善念,圓了自己一個物流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