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宇晨成功地將自己從一個負面角色洗成了中性角色——如果目前還稱不上正面角色的話。
孫宇晨狠狠地秀了一把。這一次,幾乎沒有人罵他。
故事得從“孫遲但到”這個成語說起。
孫宇晨此前接連蹭羅永浩、王思聰?shù)热说臒狳c,號稱要幫他們還債,但眼睛雪亮的吃瓜群眾一眼就看穿了孫宇晨“掏錢為虛,蹭流量為實”的小伎倆。
此后,“孫宇晨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的場景被網(wǎng)友演繹成“孫遲但到”的成語。
所以這次網(wǎng)易離職員工討薪的事情一出來,網(wǎng)絡大V@Fenng就發(fā)微博調(diào)侃“孫宇晨為啥還沒出來說網(wǎng)易那個離職職工的錢他給出了?”,果不其然,這條微博一發(fā),孫宇晨當即表示,網(wǎng)易員工的看病費用自己全包了。

這下一眾網(wǎng)友不干了,話說的比花還好聽,錢沒見掏一個,不就是打嘴炮嗎,盤他。
大V@性感玉米率先“開盤”,大意就是自己此前就承諾給粉絲抽獎,但是因為貧窮屢次“被打臉”,至今仍欠粉絲的債,提煉中心思想就是“希望孫老師能給我打5萬塊錢”。
然而正當網(wǎng)友們沿著既定路線開始嘲笑或準備嘲笑孫宇晨的時候,孫宇晨沒有按常理出牌,竟然真的大手一揮打給該博主5萬元,隨手還附上了自己的轉賬記錄。
一石激起千層浪,更何況這石頭還價值5萬元。此后,一眾網(wǎng)友一哄而上,在在微博上瘋狂@孫宇晨,會編故事的編故事,不會編故事的就許愿。
而孫宇晨也沒讓人失望——在線發(fā)錢,有轉賬截圖的那種,一舉重新定義了“孫遲但到”這個成語,剝掉了貶義色彩,賦予了它一種游戲、狂歡乃至夢幻的感覺。
粗略估算一下,孫宇晨大概花出去幾十萬元人民幣,卻幾乎已經(jīng)徹底扭轉了他在中國網(wǎng)絡上的風評。
幾十萬在幣圈絕對不算大錢,在新媒體營銷界也不算太大的支出,成本收益比相當驚人。單就營銷戰(zhàn)術而言,孫宇晨這一戰(zhàn)不論時機、戰(zhàn)場、操作手法都非常聰明。
如今的孫宇晨,在有意無意間搖身一變成了“在線發(fā)錢的圣誕老人”。不出意外的話,孫宇晨或許會把他討喜的新人設發(fā)揮到極致,直到人們忘了當初為什么討厭孫宇晨。
孫宇晨最近一次成為反面人物,是因為天價拍下巴菲特午餐。人們質(zhì)疑他拿在國內(nèi)割韭菜的錢去海外炒作、鍍金。
可是一旦孫宇晨開始拿出一點錢在國內(nèi)撒的時候,人們的觀感頓時變了,沒有幾個人再去關心孫宇晨的財富來源,因為好運似乎跟自己有點關系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記憶只有六秒,比金魚還少一秒。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孫宇晨貌似隨機選出來的幸運兒其實是精心選擇的,因為絕大部分被挑中的都是大V。這些大V以為自己在蹭孫宇晨的流量,其實是孫宇晨在收割他們的流量。借助這些垂直領域的大V,孫宇晨會將幣圈的“能量”輻射到段子圈、汽車圈、文藝圈、音樂圈。
這些大V不會有直接損失,但他們的粉絲一旦沿著孫宇晨撒下的面包屑一路進入幣圈,最終會有怎樣的命運就不好說了。
孫宇晨成功地將自己從一個負面角色洗成了中性角色,如果目前還稱不上正面角色的話。
他給未來的模仿者留下的啟示似乎是:
一是給自己制定的人設起點要低,方便將來反轉。
像“學霸型演員”“全能型藝人”這樣的高起點人設太難駕馭了,一不小心就翻船??墒且粋€“割韭菜”的人設卻可以輕易反轉為“施舍韭菜餡餃子的大善人”,這就好看多了。
二是要堅持刷存在感,這樣當你人設反轉的時候才會有人看到。而且當你刷到足夠多的時候,偶爾不刷還會有別人記起來,替你刷,流量永動機就這樣出現(xiàn)了。
最后,我還是有點想知道孫宇晨的錢到底是怎么掙來的。不僅是孫宇晨,還有整個幣圈,他們發(fā)明了太多的新名詞,卻還沒有講出一個通俗易懂、健康向上的故事。我們能看到財富在來來回回地轉移,卻看不到有什么價值被創(chuàng)造了出來。魔術很好看,可到底是誰在為這一切買單?
西坡(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