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談參數,從來不跑分的蘋果畫風突改。今年的秋季發(fā)布會上,蘋果拿自己家的A12處理器,吊打華為旗下的麒麟980處理器,方式就是老套的跑分。
蘋果首次吊打華為,不僅僅是科技圈的頭條,也是手機行業(yè)的一大熱點。在很多人看來,在華為蠶食了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后,蘋果發(fā)怒了,要用性能碾壓華為。面對持續(xù)下滑的銷量,曾經被稱為行業(yè)標桿的蘋果確實有點黔驢技窮。
事實上,蘋果在發(fā)布會上拿A12處理器的參數與麒麟980處理器做對比,這與小米“不服跑個分”的做法沒什么兩樣。之前,很多網友嘲笑小米跑分是一種很low的行為。孰料到,貼著高大上標簽的蘋果,也玩起了跑分這種很low的營銷。
在筆者看來,蘋果開始用跑分來標榜自己的實力,這本身就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不可否認,iOS系統(tǒng)的流暢度仍然是蘋果的核心競爭力,但不斷升級的安卓,已經淡化了iOS的優(yōu)勢。加之安卓旗艦手機的硬件配置不斷提高,很多旗艦安卓手機的流暢程度并不比蘋果手機差。
正在失去iOS系統(tǒng)這條護城河的蘋果,拍照方面已經被國產手機全面超越。激烈的競爭之下,很多千元機已經用上了后置三攝,主攝像頭至少4800萬像素起步,紅米系列的千元機,已經用上了6400萬像素主攝。如此強悍的硬件,加上不斷進步的算法,蘋果手機的拍照已經嚴重落后。
更重要的一點是,續(xù)航和信號強度可謂是蘋果手機的兩大槽點。從喬布斯時代,到庫克時代,這兩大問題至今沒有比較大的改善。在很多新技術的應用上,蘋果也由過去的標桿,變成了一個行業(yè)追隨者的落后角色。比如,快充、雙卡雙待、無線充電等技術,蘋果至少比國產手機落后2年以上。
為了搶占失去的市場份額,蘋果發(fā)布會上用跑分對標華為。另有消息稱,知名的評測機構DxOMark將公布iPhone 11 Pro的完整內容,并帶有評分。也就是說,在拍照方面,蘋果也要與華為和三星一較高低。
眾所周知,在拍照領域,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手機,每次發(fā)布后都會成為DxOMark榜單的冠軍,并且霸榜多年。眼下,搭載后置三攝的iPhone 11 Pro送測DxOMark意圖非常明顯,蘋果要用數據證明自己的拍照實力。
除了蘋果用體驗數據來標榜自己的實力外,國產手機秀硬件參數者更多。在手機行業(yè)陷入創(chuàng)新匱乏的困境后,國產手機拉開了一場為期一年多的屏占比大戰(zhàn),從劉海屏,到水滴屏,到挖孔屏,再到滑蓋屏,各種全面屏的進化,都是為了百分之零點幾的屏占比。
就本質而言,屏占比之爭,也是拼硬件參數。在拼完屏占比后,有手機廠商開始拼快充功率,拼攝像頭的像素。對于消費者而言,拼硬件參數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產品的優(yōu)劣最終還是靠體驗來說話。
眼下,蘋果開始用硬件參數打壓對手,這種看似更懂國內市場的營銷手法,其實是一種惡性競爭。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都把比硬件參數當成一種提升實力的手段,這意味著手機廠商再次陷入創(chuàng)新匱乏的泥潭。如果找不到創(chuàng)新之道,拼硬件數據的手機廠商最終肯定會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