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數(shù)據(jù)庫是一個基于內(nèi)存的 key-value存儲系統(tǒng),現(xiàn)在redis最常用的使用場景就是存儲緩存用的數(shù)據(jù),在需要高速讀/寫的場合使用它快速讀/寫,從而緩解應用數(shù)據(jù)庫的壓力,進而提升應用處理能力。
許多數(shù)據(jù)庫會提供慢查詢?nèi)罩編椭_發(fā)和運維人員定位系統(tǒng)存在的慢操作。所謂慢查詢?nèi)罩揪褪窍到y(tǒng)在命令執(zhí)行前后計算每條命令的執(zhí)行時間,當然在數(shù)據(jù)庫中最常見的就是select這些sql語句了,當超過預設閥值,就將這條命令的相關信息(例如:發(fā)生時間,耗時,命令的詳細信息)記錄下來,其實Redis也提供了類似的功能。
一、相關參數(shù)
Redis主要提供了slowlog-log-slower-than和slowlog-max-len兩個配置參數(shù)來提供這項功能。兩項參數(shù)分別用來設置慢查詢的閾值以及存放慢查詢的記錄。
slowlog-log-slower-than參數(shù)設置什么情況下是慢語句,只有redis命令執(zhí)行時間大于slowlog-log-slower-than的才會定義成慢查詢,才會被slowlog進行記錄。它的單位是微秒(1秒=1000毫秒=1000000微秒),在初始情況下默認值是10000,也就是10ms,假如執(zhí)行了一條比較慢的命令,如果它的執(zhí)行時間超過了 10ms ,那么它將被記錄在慢查詢?nèi)罩局小?如果slowlog-log-slower-than=0會記錄所有的命令,slowlog-log-slower than<0對于任何命令都不會進行記錄)
slowlog-max-len說明了慢查詢?nèi)罩咀疃嗫梢源鎯Χ嗌贄l記錄,實際上Redis使用了一個列表來存儲慢查詢?nèi)罩荆瑂lowlog-max-len就是列表的最大長度,它自身是一個先進先出隊列,當slowlog超過設定的最大值后,會將最早的slowlog刪除。簡而言之當一個新的命令滿足慢查詢條件時會被插入到這個列表中,當慢查詢?nèi)罩玖斜硪烟幱谄渥畲箝L度時,最早插入的一個命令將從列表中移出,例如slowlog-max-len設置為 50 ,當有第51條慢查詢插入的話,那么隊頭的第一條數(shù)據(jù)就出列,第51條慢查詢就會入列。
二、設置Redis慢查詢
1、臨時配置:CONFIG命令進行動態(tài)配置
注意通過config命令配置的為動態(tài)生效 , 一旦服務重啟則會重新恢復為默認設置 , 所以建議在排查問題時通過config這種方式進行配置 , 但是服務穩(wěn)定后通過修改配置文件方式進行最終確認 (可以通過config rewrite命令持久化到本地文件 , 但要主要啟動redis時要指定redis.conf文件 該命令才可以生效)。
2. 永久配置:配置redis.conf文件
三、查看Redis慢查詢記錄
要想查看所記錄的日志 ,主要使用 SLOWLOG GET 或者 SLOWLOG GET number 命令,前者將會輸出所有的 slow log ,最大長度取決于 slowlog-max-len 選項的值,而 SLOWLOG GET number 則只打印指定數(shù)量的日志。
查看當前日志數(shù)量: 使用slowlog len命令查看日志數(shù)量。
如果日志條數(shù)過多,還可以使用slowlog reset命令進行日志清空 。
部分記錄說明:
【責任編輯:趙寧寧 TEL:(010)6847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