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全黄无码一级在线看_国产剧情久久久性色_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際新聞 >

《派拉蒙法案》將壽終正寢 好萊塢的壟斷陰影仍

時間:2019-12-12 10:32來源:網絡整理 瀏覽:
源于反大片廠壟斷的《派拉蒙法案》將被終止。圖源:派拉蒙制片公司廠標1948年,電影史上標志性的事件——《派拉蒙法案》出現(xiàn),也同樣是在這一年紐
 源于反大片廠壟斷的《派拉蒙法案》將被終止。圖源:派拉蒙制片公司廠標 源于反大片廠壟斷的《派拉蒙法案》將被終止。圖源:派拉蒙制片公司廠標

1948年,電影史上標志性的事件——《派拉蒙法案》出現(xiàn),也同樣是在這一年紐約誕生了一家名為“巴黎戲院”的獨立藝術電影院。71年后的11月里,前者被當年的發(fā)起者美國司法部宣布即將終止,而后者原本已經歇業(yè)卻又被流媒體巨頭接手重新開張,兩件事先后發(fā)生或許只是個巧合,但一個反壟斷法案的壽終正寢與一家藝術影院的重獲新生恰恰反映了電影史上新舊勢力的一次權力交替。

11月18日,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的助理總檢察長馬坎·德萊希姆在美國律師協(xié)會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反壟斷部門正在著手終止《派拉蒙法案》,而在22日,美國司法部就正式向法院提出動議,要求法院下令廢除該法令。71年前針對派拉蒙等好萊塢制片廠反壟斷而形成的《派拉蒙法案》無疑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標志性事件之一,當下好萊塢的權力格局與多數(shù)游戲規(guī)則都隨著這部法案應運而生,它間接促成了商業(yè)大片與獨立電影的分野,同時在這個法案的保護之下誕生了如AMC、Regal、Cinemark這樣的大型連鎖影院以及各具特色的地方獨立藝術影院,更為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好萊塢傳統(tǒng)制片廠的壟斷,然而這也反向促使這些巨頭開始從另一個方向去尋求新的壟斷地位。

時過境遷,這部已有70余年歷史的法案顯然已經與這個時代脫節(jié),尤其是在70年間,好萊塢的權力格局多次更迭,這部法案中的代表角色——派拉蒙如今在好萊塢已經是虎落平陽,隨時面臨著被吞并的危險。而以迪士尼為首的綜合傳媒集團的崛起和以Netflix為代表的流媒體勢力成為了站在權力天平兩端的代表。

另一個關鍵因素則是如今的影院數(shù)量較當年有了爆發(fā)性的增長,同時如今的影視公司也早已放棄大規(guī)模的擁有影院,正是基于這樣完全不同的時代背景,去年8月,美國司法部便宣布是時候重新評估《派拉蒙法案》了。而一年后,終止《派拉蒙法案》開始有了實質性進展,德萊希姆在演講中提到“除此之外,在禁止包檔發(fā)行(指向影院出售多部電影的系統(tǒng))和環(huán)形交易上,會有兩年的日落條款(指法律或合約中訂定部分或全部條文的終止生效日期)?!比章錀l款旨在給電影制片廠和連鎖院線時間來適應變化。德萊希姆還將流媒體服務和不斷發(fā)展的全新視頻商業(yè)模式作為取消該法令的決定因素。

不論是針對時代變遷還是新商業(yè)模式的崛起,司法部的說法都顯得有理有據,《派拉蒙法案》當年的出現(xiàn)的確解決了現(xiàn)實的壟斷問題,使得弱勢的院線和小制片廠擁有了生存空間。但如今所出現(xiàn)的巨頭與壟斷現(xiàn)象已經與產業(yè)鏈上的垂直壟斷無關,以迪士尼為首的大型傳媒公司如今更多是以發(fā)揮所謂的“協(xié)同效應”作為獲得壟斷地位的手段,而被司法部重點點名的流媒體更是完全不在《派拉蒙法案》所涉及的執(zhí)法范圍之內。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派拉蒙法案》的重新評估與終止并不意味著放棄在影視行業(yè)的反壟斷,反而是基于新時代的全新格局與壟斷形式,司法部門得以尋找到一種更適應于當下的新方案。

《派拉蒙法案》緣何而起,帶來了哪些影響

《派拉蒙法案》本身并不復雜,1948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的裁決判決美國的電影制片廠不得擁有自己的院線和要求影院對自己公司的影片實行包檔發(fā)行等一系列損害院線利益的商業(yè)行為。簡而言之,在電影制作、發(fā)行與放映的三大環(huán)節(jié),制片廠不能再全盤操控。

與今天大家熟悉好萊塢的“五大”不同,在上世紀40年代好萊塢制片廠迎來了告訴發(fā)展,好萊塢由此形成了“五大”(派拉蒙、華納兄弟、米高梅、二十世紀福斯和雷電華)和“三小”(環(huán)球、哥倫比亞和聯(lián)藝)的格局。而最早在制作、發(fā)行與放映三個環(huán)節(jié)垂直整合并實現(xiàn)壟斷的便是派拉蒙影業(yè),通過收購影院,派拉蒙率先成為了行業(yè)中的領軍者,隨后便是各家爭相模仿,制片廠壟斷的格局瞬間形成。

被司法部反復提起的包檔發(fā)行(Block Booking)正是誕生于這一時期,由于制片廠擁有了自己的院線,使得他們在和獨立影院的談判中處在完全主導的地位,獨立院線如果想要獲得這些大制片廠的熱門影片,就必須在檔期中捎帶著放映那些不怎么知名的中小成本作品。這一模式讓影院完全失去了選片和排片的自主權,一家影院能放什么作品完全被制片廠所主導,而最終影院還需要自負盈虧,但制片廠卻能夠通過這一模式保證穩(wěn)賺不賠。

1948年,位于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派拉蒙影院。圖源:long Island University 授權方式:CC1948年,位于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派拉蒙影院。圖源:long Island University 授權方式:CC

同時在那一被稱為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時期,制片廠不僅控制了“制發(fā)放”三大環(huán)節(jié),而每個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都有自己特定制片團隊和明星陣容,當時,獨立制片想要借用大制片公司的固定演員或編劇等,不僅需要征得大制片公司的同意,還要支付相當高昂的費用。

這種全產業(yè)鏈的壟斷規(guī)模直接導致了獨立院線和小型制片廠的無以為繼,隨著這種有恃無恐的壟斷在上世紀30年代到達頂峰,好萊塢終于也被時刻警惕壟斷的美國司法部盯上,1938年司法部正式向美國高等法院提出了訴訟,指控以派拉蒙領銜的“五大”與“三小”相互串通壟斷電影行業(yè),違反了美國著名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

經過了長達十年的反復拉鋸,這一訴訟案的最終判決便成為了我們所熟知的《派拉蒙法案》。最高法院的最終判定“五大”與“三小”都存在事實上的壟斷行為,具體而言“五大”是因為都各自擁有院線而形成了壟斷,“三小”雖然反駁稱自己并未擁有影院,但還是被指控通過與“五大”合作而共享了利益并直接導致新公司難以進入這一市場。根據具體的裁決,法院要求“五大”制片廠需要剝離院線業(yè)務,并且直接禁止了包檔發(fā)行、最低票價等損害獨立影院生存在做法。大制片廠服從了判決,從1949年開始陸續(xù)賣掉了旗下的影院,僅僅保留制作與發(fā)行公司。

站在后來的視角去回望《派拉蒙法案》出現(xiàn)的那一時間節(jié)點,這一裁決可以說親手終結了好萊塢“黃金時代”,不過這種終結并非意味著“死亡”反而代表了某種程度上的“新生”。在壟斷時期大制片廠幾乎是為所欲為并完全不用在意觀眾的需求,一來是電影占據著大眾娛樂的統(tǒng)治地位,二來便是“制發(fā)放”一體的模式使得他們只要源源不斷的制作新片就能保證足夠的收益。在這一時期,制片廠往往是圍繞著制片人與當紅明星來制作每一個新項目,人們根據影片中的演員陣容就可以大致猜出該部電影的出品公司并且確定這部作品的風格。

隨著《派拉蒙法案》的到來以及電視作為新娛樂媒介開始流行于美國家庭,“黃金時代”的大制片廠模式開始瓦解,包檔發(fā)行模式被命令禁止,使得影院能夠更加靈活和自主的選擇作品并讓更多獨立電影有機會進入影院,更加開放和自由的放映端反過來也促進了獨立電影的百花齊放。與此同時,大制片廠里制片人與明星的話語權逐漸被讓渡給了電影導演,以同時擔任電影制片人和導演的法蘭西斯·柯波拉、喬治·盧卡斯、布萊恩·德·帕爾瑪、馬丁·斯科塞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為首的新一代學院派導演的崛起,也代表著圍繞導演為中心的“新好萊塢時期”的到來。

新的壟斷開始顯現(xiàn),誰來阻止它們

盡管《派拉蒙法案》抑制了好萊塢巨頭通過垂直整合壟斷電影市場的行為,但天生具有追逐利潤基因的資本依然會想方設法找到新的路徑實現(xiàn)其對細分市場的壟斷。不得不放棄了單一市場的縱向整合之后,好萊塢大制片廠通過橫向收購進而產生的協(xié)同效應再次實現(xiàn)了70年前派拉蒙等公司所做的事,而其中的佼佼者自然是在今年剛剛完成創(chuàng)紀錄收購過去“六大”之一20世紀福斯的迪士尼。

在《派拉蒙法案》出現(xiàn)的年代,華特迪士尼作為制片廠僅僅只是小有名氣,其體量甚至都不足被當時的司法部列入被告名單。但時移勢易,當年造成《派拉蒙法案》出臺的“五大”與“三小”僅僅只剩下了派拉蒙、華納兄弟、環(huán)球、索尼哥倫比亞和米高梅。在20世紀福斯被納入迪士尼旗下之后,如今被稱為好萊塢“新六大”的則是迪士尼、環(huán)球、華納兄弟、索尼哥倫比亞與流媒體公司Netflix。

事實上光看電影市場,迪士尼在票房方面已經展現(xiàn)出一家獨大的巨大優(yōu)勢,拋開不將票房收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Netflix,2018年的北美電影票房,迪士尼加上其收購的20世紀福斯便占據了36.3%的份額,份額貢獻最少的派拉蒙僅僅只有6.4%,剛剛超過迪士尼的零頭而已。

不過電影制作與發(fā)行早已不是迪士尼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根據2018年的年報,迪士尼兩大主要營收來源分別為媒體網絡和樂園及度假區(qū),前者是迪士尼旗下包括ESPN在內的眾多有線電視臺,后者則是大眾熟悉的迪士尼樂園,兩項收入占據了其營收總收入的75%,包含電影票房在內的影視娛樂板塊僅僅只占16%。

 《玩具總動員4》劇照,迪士尼于2006年收購了該系列IP的創(chuàng)造者皮克斯 《玩具總動員4》劇照,迪士尼于2006年收購了該系列IP的創(chuàng)造者皮克斯

既然電影票房已經不再是其賺錢的主要手段,那為什么迪士尼每年還要如此費力的推出這么多高成本商業(yè)大片呢?這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電影所創(chuàng)造的IP以及品牌是整個協(xié)同效應中最關鍵的一環(huán),一部電影對這家公司收入的貢獻已經遠不是票房收入這么簡單,定期的品牌曝光與不斷翻新的衍生品才是如今迪士尼電影最大的存在意義。

這也是為什么迪士尼在新千年陷入低谷之后便走上了不斷收購的道路,創(chuàng)造了“星戰(zhàn)系列”的盧卡斯影業(yè)、擁有《玩具總動員》等IP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手握大把漫畫原創(chuàng)角色的漫威工作室,以及最近被不斷抬價才終于完成的對20世紀福斯的收購。這些擁有經典IP和品牌的外部公司不斷充實著迪士尼的IP庫,一方面使得他們可以不斷進行翻拍與二次創(chuàng)作,比如即將告一段落的全新“星戰(zhàn)三部曲”及各類外傳,另一方面如“漫威電影宇宙”的籌劃與發(fā)展,使得迪士尼樂園與衍生周邊能夠源源不斷的被補充進新鮮血液。在全球IP收入榜單的前五位,迪士尼旗下便有“小熊維尼”、“米老鼠”和“星球大戰(zhàn)”三大IP名列其中,其中目前已經上映的11部星戰(zhàn)電影一共帶來的票房收入超過90億美元,然而其衍生品創(chuàng)造的收益則到達了驚人的400億美元。

每年大量投拍電影和劇集,在全球不斷拓展開樂園,并且不斷更新衍生品,構成了如今全新的大制片廠模式。甚至稱它們?yōu)橹破瑥S已經不再準確,迪士尼已然是標準的娛樂傳媒公司,而像華納兄弟、環(huán)球影業(yè)、派拉蒙這些被傳媒或電信巨頭公司收購了的傳統(tǒng)制片廠,在母公司的改造之下同樣也在朝著迪士尼的道路前進。其中NBC環(huán)球大概是模仿的最好的那一個,NBC電視網絡自不必說,環(huán)球影業(yè)在票房收入方面也與華納兄弟一道處于第二梯隊,更為重要的是環(huán)球旗下的環(huán)球樂園可以說目前唯一能夠與迪士尼樂園匹敵的主題公園項目。

迪士尼所代表的橫向產業(yè)整合取代了過去派拉蒙所使用的垂直整合,而在大集團的協(xié)同效應之下,一種新型的壟斷其實已經在悄然發(fā)生。

雖然如今的娛樂傳媒巨頭已經不屑于去自己經營院線,但這不代表它們對院線的壓迫就已經消失。在這方面,迪士尼同樣是“劣跡斑斑”,2015年因為迪士尼威脅某家影院必須延長《星戰(zhàn)7》放映,導致昆汀的《八惡人》70毫米版的放映場次減少而引起了這位個性導演的不滿,在一檔電臺節(jié)目中他直接對迪士尼破口大罵。

 院線為了給昆汀的《八惡人》放映場次的《星戰(zhàn)7》 院線為了給昆汀的《八惡人》放映場次的《星戰(zhàn)7》

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2017年迪士尼在《星球大戰(zhàn)8》上映前同影院運營商簽訂了一系列條款。該條款要求,影院必須將該電影票房收入的65%交給迪士尼,另外還規(guī)定各大影院須在其最大的放映廳里放映這部電影至少四周,否則,迪士尼將把票房分賬比例進一步提高至70%以作為違反條款的處罰。一般情況下,根據電影本身的質量和檔期時長,制片方只會分走票房的40-55%。這種情況對于僅有一兩塊銀幕的小型影院可以說極其為難,一方面他們不想失去《星戰(zhàn)8》這樣的熱門作品,另一方面則是迪士尼的條件過于苛刻難以達到。從某種程度來說,即便不擁有院線,但因為手握強勢IP,制片廠依然依然在與院線的談判中占據著巨大的優(yōu)勢,這種情況顯然是70年前的《派拉蒙法案》始料不及的。

流媒體是解決方案,還是另一股壟斷暗流

在美國司法部去年和今年的兩次說明中,他們都將流媒體的蓬勃發(fā)展視為終止《派拉蒙法案》的關鍵要素,就如同當年電視對于電影行業(yè)的沖擊一樣,如今的流媒體也正在對傳統(tǒng)電影行業(yè)以及電視行業(yè)進行著新一輪的革命。

去年加入美國電影協(xié)會的Netflix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好萊塢“新六大”之一,與此同時,這家流媒體巨頭在全球擁有超過1.5億訂閱用戶,從去年開始每年投入上百億美元于內容生產,光是2018年其上線的電影總數(shù)就已經超過了其他幾家傳統(tǒng)制片廠的總和,更為關鍵的是即便票房收入接近于零,但Netflix每年光靠會員訂閱產生的營收就已經超過了北美全年票房收入。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同時Netflix與Amazon已經前赴后繼的對奧斯卡等獎項發(fā)起了沖擊,在代表電視劇領域的最高獎項艾美獎上,Netflix已經與老牌有線電視臺HBO平起平坐,而Amazon則憑借投資《海邊的曼徹斯特》成為了一個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流媒體公司,緊接著今年Netflix則幫助阿方索·卡隆第二次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殊榮。

面對著強勢的Netflix,好萊塢可謂是草木皆兵,2019年年末打響的“流媒體大戰(zhàn)”也印證了這一點。

一方面部分好萊塢創(chuàng)作者對Netflix開出的大額支票歡欣鼓舞,畢竟大制片廠每年的投入有限,追求盈利也讓他們更傾向于將錢花在成熟的IP上,Netflix在此時成為鼓勵創(chuàng)新的旗手。最典型的代表作品自然是去年卡隆那部非常私人的黑白電影《羅馬》和上個月剛剛上線的馬丁·斯科塞斯新作《愛爾蘭人》,前者因為過于風格化賣相不佳而無人問津,后者則因為過時的黑幫題材和減齡特效所需要的巨大投入讓派拉蒙這樣的傳統(tǒng)制片廠望而卻步,最終都是Netflix的介入,讓兩位享有世界級聲譽的導演得以得償所愿。

另一方面,Netflix不斷大手筆簽約創(chuàng)作者的動作也引起了好萊塢傳統(tǒng)公司以及評論界的警惕,20世紀福斯旗下的電視劇部門FX主席John Landgraf曾在一篇采訪中說道:“我覺得對于故事的創(chuàng)作者而言,一家公司如果控制起了市場上40%、50%甚至60%內容的話是一件壞事?!憋@然他的矛頭針對便是Netflix和Amazon,前者每年上百億的資金幾乎全部用來轉化成了上百部的劇集和電影,而后者雖然不像Netflix那般激進,卻在創(chuàng)作上同樣不惜工本,光是為劇版《指環(huán)王》Amazon就宣布要投入10億美元的制作成本。

 《愛爾蘭人》劇照,Netflix最終投資了馬丁·斯科塞斯這部新片 《愛爾蘭人》劇照,Netflix最終投資了馬丁·斯科塞斯這部新片

在流媒體行業(yè)本身就有Netflix、Amazon、Hulu三家巨頭的情況下,迪士尼也推出了Disney+,蘋果則上線Apple TV+,NBC環(huán)球與華納傳媒也將在明年上線各自的流媒體之后,很難說這一領域的競爭不夠充分。但就目前來看Netflix不論是訂閱人數(shù)還是營收體量都依然是這個行業(yè)中的領頭羊,一家獨大的局面同樣不免讓人擔心它所帶來的潛在壟斷風險。

而隨著《派拉蒙法案》的終止,流媒體或許會比傳統(tǒng)制片廠更積極的加入到影院的收購熱潮中,尤其是對始終與連鎖院線關系緊張的Netflix而言。主打線上發(fā)行的Netflix過去不屑讓旗下電影進入院線,然而隨著他們對于奧斯卡的重視,為獲得參選資格他們不得不嘗試部分作品的小規(guī)模上映,同時也因為越來越多的與知名導演合作,像是馬丁·斯科塞斯這樣的導演依然還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進入院線。這也讓Netflix開始做出妥協(xié),但即便如此,AMC、Regal、Cinemark這三大北美連鎖院線依然堅持自己必須擁有超過兩個月的獨占窗口期,即便Netflix最終讓步到了45天,雙方依然僵持不下,也直接導致了《愛爾蘭人》最終無緣三大連鎖院線,只能在美國上百家獨立藝術院線上映,為此Netflix甚至專門制作了一個網站幫助那些想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觀眾購票。

過去不時也會傳出Netflix等流媒體公司有意收購院線資產的消息,直到最近Netflix終于出手,上個月25日,Netflix宣布與紐約知名的藝術影院巴黎劇院簽下了租約,使得這家在今年8月關閉的影院得以重新營業(yè)并為鮑姆巴赫的《婚姻故事》做長期放映。巴黎劇院是美國最古老的藝術影院之一,也是紐約的最后一家單銀幕劇院。Netflix計劃利用這家劇院舉辦特別活動以及放映和發(fā)布原創(chuàng)電影。

之前馬丁·斯科塞斯在《紐約時報》發(fā)表的長文也表達了他對壟斷造成電影藝術受壓制的擔憂:“如今,電影行業(yè)里有一些人對藝術問題完全漠不關心,對電影歷史的態(tài)度輕蔑,又覺得它是自己的所有物——形成一種破壞性極強的混合體。遺憾的是,現(xiàn)在的情況是我們有兩套分離的領域,一個是全球范圍內的視聽娛樂,另一個是電影藝術(cinema)。它們仍然會有重疊的時候,但這種情形越來越少了。我擔心,擁有經濟支配地位的一方,令另一方變得更加邊緣化,甚至貶低它們的存在?!?/p>

當Netflix作為全新的制片廠模式加入到這種垂直整合或協(xié)同效應之中時,恰恰也是司法部門去重新回顧和審視作為反壟斷武器而存在的《派拉蒙法案》的最佳時機。面對擁有龐大IP庫的娛樂帝國和手握大把觀眾數(shù)據的流媒體巨頭,為了保護作為弱勢一方的院線、創(chuàng)作者、觀眾以及電影藝術(cinema),這個時代也必須擁有一部屬于自己的《派拉蒙法案》。


()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