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11月2日報道 英國《獨立報》網(wǎng)站10月28日刊登題為《干掉“伊斯蘭國”組織領導人巴格達迪并未解決西方的所有問題》的文章稱,對于巴格達迪之死,評論員及分析家均反應謹慎:他們認為這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是一個嚴重的象征性打擊,但是并非致命一擊,其恐怖活動不會立即銷聲匿跡。
文章稱,巴格達迪之死對于“伊斯蘭國”組織在世界其他地區(qū)——即巴格達迪的威望高于他統(tǒng)治的疆土上的威望——的分支機構可能產生較大影響。
但還有另一種不太令人放心的看法:此事也許弊大于利,因為從他領導的恐怖運動的角度看,他是一位已經(jīng)證明了的災難性領導人。由于實際上對全球宣戰(zhàn),一定程度上他把“伊斯蘭國”組織帶進了死胡同,而他的滅亡或許恰恰正是“伊斯蘭國”組織恢復生機所必需的。
文章認為,與十幾年前伊拉克境內的“基地”組織的炸彈制造者一樣,“伊斯蘭國”組織出現(xiàn)一位新的領導人也許更加危險,因為他會避免巴格達迪的嚴重失誤,用不同的偽裝和不同的活動方式,重新發(fā)動恐怖活動。
文章認為,除掉了巴格達迪之后,“伊斯蘭國”組織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卷土重來的機會或許更大一些。在這兩個國家,促成“伊斯蘭國”組織2011年至2014年令人難以置信的東山再起的某些因素正在開始重現(xiàn):伊拉克政府正疲于應付抗議活動。在敘利亞東北部,庫爾德與美國的反“伊斯蘭國”組織聯(lián)盟已經(jīng)解體,與此同時土耳其和敘利亞政府軍正在進入這個地區(qū)。重組后的“伊斯蘭國”組織正是在這種混亂局面之下才有可能立穩(wěn)腳跟,發(fā)展壯大。(編譯/鄭國儀)
點擊進入專題: 美國宣稱IS頭目巴格達迪在美軍襲擊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