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警察暴力執(zhí)法致非裔男子死亡事件,正余波不斷——在引發(fā)席卷全美的抗議和騷亂,大量美國人上街與警察發(fā)生沖突后,事發(fā)地明尼阿波利斯市市長當?shù)貢r間28日宣布,該市進入緊急狀態(tài),該州也宣布動用國民警衛(wèi)隊維持秩序。
事發(fā)至今,不少美國政界體育界名人都站出來發(fā)聲:佩洛西稱“這是一種犯罪”,NBA明星詹姆斯、庫里也都憤怒發(fā)聲。聯(lián)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也發(fā)表聲明,對此表示譴責。
而特朗普也不得不絞盡腦汁,考慮“滅火大計”。
弗洛伊德之死
此次事件中,受害者名叫喬治·弗洛伊德,現(xiàn)年46歲,是個非洲裔司機。
當?shù)貢r間5月25日,他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家便利店購物時,被懷疑使用了一張20美元的假鈔,遭多名警察抓捕。
抓捕過程中,3名警察分別按住弗洛伊德手足,白人警察肖萬則用腹肌壓住弗洛伊德身體,并單膝跪在后者頸部。
身體狀況欠佳的弗洛伊德反復喊叫“我無法呼吸”,但4名警察置若罔聞,肖萬更是保持“單膝壓頸”姿勢達7分鐘之久。
在此期間,曾有路人表示抗議,但遭到肖萬持槍警示。
后來見弗洛伊德無法反抗,警察將他拉起,隨即發(fā)現(xiàn)他渾身無力,急忙送往醫(yī)院,但弗洛伊德不治身亡。當?shù)胤ㄡt(yī)辦公室至今未公布其死因。
發(fā)生在非洲裔平民和白人警察間的警民沖突,在美國由來已久。這類事件往往會以白人警察虐殺非洲裔平民,卻在隨后的司法調查中被從輕發(fā)落而告終,而這類處理又動輒成為突發(fā)性社會事件的導火索。
多年以來,這種鮮明的族裔對立現(xiàn)象,幾乎每一次都會引發(fā)“族裔沖突之火”。
這次“火勢”則格外兇猛:由于4名警察施暴的視頻被路人拍攝,并上傳到網絡社交平臺,立即引發(fā)了聲勢浩大的抗議和騷亂。
自當?shù)貢r間5月26日起,連續(xù)3個晝夜,當?shù)財?shù)以千計民眾(主要是非洲裔等有色人種)上街示威,并與警察發(fā)生激烈沖突,僅5月26日至27日一夜,當?shù)鼐骄捅蝗屑s30場“大火”弄得疲憊不堪。
示威者洗劫了一家超市,數(shù)十家企業(yè)被焚燒或劫掠,警方則用沙包彈和催淚瓦斯射擊。事件導致至少1人死亡。
“弗洛伊德事件”在網絡世界掀起軒然大波,而呼吁嚴懲沖突中白人肇事警察的社交組群“黑人的命也是命”,5月28日升至推特熱搜詞榜首,專為此事設置的“還弗洛伊德以公道”也未遑多讓。
連日來,美國各地相繼爆發(fā)針對弗洛伊德事件的大規(guī)模示威,以有色人種和人權活動人士為主的示威者紛紛呼吁“嚴懲肇事者”,不少非洲裔中的知名人士也站出來發(fā)聲。
特朗普“滅火”忙
正如許多美國觀察家所言,近年來,這類沖突幾乎每次都被政治所“尋租”。
特朗普上臺后,就竭力挑逗白人對有色族裔和非法移民的反感情緒,以迎合普遍保持這類觀點的“死忠”。
明尼蘇達州近年來一直是民主、共和兩黨激烈博弈的“搖擺州”,熟悉地方政治的人士指出,該州民眾中支持共和黨的絕對人數(shù)略多,但支持民主黨者居住更集中。
在“贏家通吃”的美國政治游戲規(guī)則下,往往造成“共和黨得票多聲勢大,但當選的行政官員多為民主黨人”的微妙局面。
美國總統(tǒng)大選同樣是“贏家通吃”,除佛蒙特等極個別小州外,贏得一州普選票簡單多數(shù)的候選人即可獲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最終當選的候選人,是全國范圍內獲得選舉人票而非普選票最多者。
因此,特朗普必然會千方百計爭奪這些“搖擺州”。今年4月17日,他就曾借新冠防疫應對措施是否應“重啟”一事,向該州民主黨籍州長發(fā)難,喊出“解放明尼蘇達”的口號。
當時曾有人調侃:特朗普力圖借他口中所謂“民主黨疫情”在明尼蘇達“偷雞”。
如今風水輪流轉,輪到民主黨人借“弗洛伊德事件”在明尼蘇達大舉反攻了——不知這是否會被特朗普命名為“拜登大火”?
5月26 日,《明尼阿波利斯論壇星報》更是曝光一條猛料:此事中的關鍵肇事警察肖萬,是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
選戰(zhàn)白熱化和“拜登大火”熾烈之際,出現(xiàn)這等傳聞究竟意味著什么,明眼人一望便知。
很顯然,支持特朗普的一方絕不希望,此前曾發(fā)表過“可疑”相關言論的特朗普,會被“拜登大火”殃及,并影響到12月的總統(tǒng)大選。
5月26日,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長宣布,4名涉事警察“停職”,當天稍晚“停職”又變成“解職”,這在同類相關案件中是罕見的“高效率”。
特朗普自然也深知利害。當?shù)貢r間5月27日,他在社交平臺上將弗洛伊德事件稱作“不幸和悲劇性的死亡事件”,并稱自己已責成司法部和聯(lián)邦調查局展開“快速調查”。5月28日,特朗普再次談起該事件,稱“那是令人非常震驚的一幕”,這是“我見過的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
“火”并不好滅
然而,“火”并不那么好滅。
就像前面講到的,這類“黑白警民沖突”近來屢屢發(fā)生,且事后處罰結果往往帶有強烈的族裔傾向性。
如果“弗洛伊德事件”處罰結果對非洲裔不利,那該州乃至全國少數(shù)族裔的憤怒勢必愈演愈烈,并給對手以可乘之機。
反之,若處罰結果對白人警察不利,特朗普的“綏靖軟弱”可能在全國范圍內引發(fā)“死忠”們的不滿。
不僅如此,類似事件的法律程序通常走得較慢,動輒一兩年甚至更久,而投票日就在今年12月初。自此刻至投票日,無論這場大火火勢如何演變,都夠讓特朗普焦慮的。
事發(fā)后,受害者弗洛伊德一家的代理律師克魯姆和他的妹妹布里奇特雖然呼吁“和平抗議”,但也表示,肇事警察應被以謀殺罪起訴。種種跡象表明,他們和支持者并不打算讓“火勢”熄滅,也不忌諱“大火”被政治勢力“冠名”——因為這是他們達到抗爭目的的唯一希望。
截至當?shù)貢r間5月28日,多份網絡聯(lián)署呼吁書上,聯(lián)署人數(shù)扶搖直上,其中最熱門的一份已有62.5萬人簽名,呼吁書的主題詞“火氣十足”——下一步是讓他們付出代價。
□陶短房(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