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口岸由于入境旅客的不確定性,疫情輸入的風險高。海關檢疫人員嚴陣以待,不放過一點點疫情線索,將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快速拼合整理,鎖定高風險人員。
深圳灣口岸進出境旅客數量長期位居全國口岸前列,也是當前深圳唯一開放的陸路旅檢口岸。
疫情發(fā)生以來,最高峰時一天從這里入境旅客多達3.5萬人,海關每天要安排轉診有癥狀旅客到醫(yī)院。
目前,深圳灣口岸入境人數雖然逐步減少,但對于海關檢疫人員來說,責任與壓力卻一點也沒有減少。
深圳灣海關旅檢二科科長 陳慧敏:現在通關人數比以前少了,但是花在每一名旅客身上的精力卻更多了。因為現在全球疫情比較嚴重,入境旅客的旅行史都比較復雜,需要我們格外細致地進行排查,加倍認真。特別是現在要加強對無癥狀感染者的現場檢疫。
深圳現在的氣溫已超過26度,穿上防護服就像在蒸桑拿。陳慧敏與同事每天在現場一待就是10個小時。陸路口岸不像機場和海運碼頭可以通過艙單、航程提前了解入境人員信息,面對迎面而來的旅客,海關人員要將海量的信息抽絲剝繭地分析排查,把一個個碎片化的內容拼接起來,最終鎖定高風險人員。陳慧敏說這種“拼圖”,考驗的就是現場關員精準的信息獲取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深圳灣海關旅檢二科科長 陳慧敏:陸路口岸防疫最大的難點在于信息的碎片化,所以我們需要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甚至是旅客的職業(yè)、日?;顒榆壽E、通關時的神情步態(tài)等等,從中獲取蛛絲馬跡,確保不漏掉任何風險信息。我們多問一句話,多發(fā)現一點線索,可能最終就會拼接成一張完美而又嚴謹的高風險人員防疫圖。
幾天前,在排查過程中,一名體溫顯示正常、14天內沒有海外旅居史的女孩卻引起了陳慧敏的注意。
深圳灣海關旅檢二科科長 陳慧敏:當時我留意到她是一個比較年輕女孩子,帶著大包小包很多行李。發(fā)現雖然她前面14天一直住在香港,但是是16天前從美國入境香港的,一聽到這個情況,我覺得她是一個無癥狀感染者的可能性比較高。
陳慧敏第一時間將這名旅客轉移到負壓隔離室進行鼻咽試子的采集。最終,該名旅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陽性,這是深圳口岸檢出的第一例無癥狀感染者。
深圳灣海關旅檢二科科長 陳慧敏:口岸衛(wèi)生檢疫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責任。職責告訴我們,要善于溝通、敢于較真。旅客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甚至是一些不符合常規(guī)的著裝、一句話,都有可能成為最重要的那塊“拼圖”。不放過任何一點點線索。
80后的陳慧敏在深圳灣口岸已經工作了12年。參與過登革熱、埃博拉、中東呼吸綜合征等傳染病防控任務。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她又沖在了一線。
深圳灣海關旅檢二科科長 陳慧敏:危險的事情總要有人去做,我們穿上這身海關制服,想的就應該是責任和使命。在口岸一線,只有加倍認真負責,絕不漏放、也不錯留一個旅客,才能夠更加有效地防止疫情輸入,為祖國守住國門。
從1月20日開始,截至4月11日,深圳灣海關累計監(jiān)管進出境人員157.5萬人次,其中進境人員78.8萬人次。海關嚴格按照“三查三排一轉運”檢疫措施,對1.7萬余名旅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排查高風險旅客7千人,經采樣檢測核酸陽性確診病例33例,牢牢守護著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第一道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