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全黄无码一级在线看_国产剧情久久久性色_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_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新聞 >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

時間:2020-09-29 13:58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瀏覽:
作者 | 何雅文編輯 | 陳令孤圖源 | 網(wǎng)絡(luò)「為什么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沒了上進心和欲望,躲在舒適區(qū)只想安逸地生存?」這是知乎熱榜上的一則提問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作者 | 何雅文

編輯 | 陳令孤

圖源 | 網(wǎng)絡(luò)


「為什么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沒了上進心和欲望,躲在舒適區(qū)只想安逸地生存?」

這是知乎熱榜上的一則提問。畢業(yè)季到來,這條關(guān)于去北上廣「闖蕩」還是回老家「安逸生存」的提問再次引發(fā)熱議。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在討論區(qū)里,北上廣和老家總是被描述成對立的兩個選擇:北上廣沒有愛情,而十八線容不下夢想。選擇北上廣,意味著選擇「上進心」和「欲望」,離開北上廣,則被視為躲回了舒適區(qū)。

不過,對于這屆「后浪」而言,事情可能起了一些變化。

博客天下和幾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聊了聊,他們并不向往北上廣,而是去了其他城市建立自己的生活。這種選擇,并不帶著一種「逃離」的姿態(tài),比如有人可能只是為了一條狗。

去往二線城市甚至小鎮(zhèn),也并不意味著選擇了舒適,比如有人放棄白領(lǐng)的生活,去蘇州的西餐廳當學(xué)徒。

生活,遠比我們想象得更加廣闊。無論選擇哪座城市,何種生活,我們的人生都不應(yīng)該是單向度的。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我們由奇跡構(gòu)成》截圖


從「985」畢業(yè),,我去西餐廳當了一名學(xué)徒。

【孔兆年,女,23歲】

2019年,我在武漢一所大學(xué)讀大四,已經(jīng)拿到了本地一家科技集團的offer,斷斷續(xù)續(xù)也實習(xí)了半年。一切本來順理成章,但我決定把工作放一放,離開這座城市,去學(xué)一門新的手藝:做菜。

在固有印象里,廚師是一個低門檻的工作,不需要什么學(xué)歷,而且男性的比例偏大,對體力的要求也比較高。但我大三的時候,偶然下載了一個短視頻軟件,它給我推送了一些美食博主。

我看有的人刀工特別好,有的人做飯動作特別流暢,我覺得有這項技能的人特別帥,能做出熱氣騰騰、看起來很好吃的飯,是一項非常強的能力。那時候我對廚藝就產(chǎn)生了興趣。

后來有一次我心情不好,在學(xué)校附近吃到一家餐廳,做的是偏粵式的、精致一點的菜,吃完以后我的心情變好了。

我開始覺得,美食真的可以改善人的心情,如果我能做出好吃的東西給別人吃的話,是不是我自己會很快樂,還能給別人帶來快樂。

其實做任何一個決定,都需要頭腦發(fā)熱。從那家科技集團辭職的時候,上司很友善地提醒我,說很多公司招聘的時候,會要求是應(yīng)屆生,如果我中間有一段間隔,又解釋不好這段經(jīng)歷,人力資源會介意的。

我當時沒有告訴他我要去干嘛,但我想,我可能以后不會再回這個行業(yè)了。我也就沒有給自己留后路,真的是頭腦發(fā)熱,心里只想著我要學(xué)習(xí)一項新的技能。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我,到點下班》截圖

其實對于在哪里工作,我也沒有特別的想法。我是學(xué)新聞的,大學(xué)期間,曾在上海和北京的媒體實習(xí)過。在上海做的是社會新聞,在北京是在一家寫人物的媒體。

但我不是一個喜歡采訪的人,我覺得讓別人接受你的采訪,是對別人的叨擾,我很難克服這個心理障礙。被采訪對象不斷拒絕,可能是行業(yè)常態(tài),但我沒辦法釋懷,慢慢就失去了對職業(yè)的熱情,或者說繼續(xù)做下去的動力。所以,我決定不做記者了。

媒體一般都集中在北京,既然不做傳媒了,干嘛還要北上?當時,我可能抱著一種收縮的想法,怎么節(jié)省精力怎么來,就比較想留在武漢。我參加秋招,那家科技集團的面試過了,就去了。

本來也是在好好地工作,但總放不下學(xué)做菜的想法,最后還是決定不要繼續(xù)上班了。

我覺得江南那邊挺好的,正好我想上的廚藝學(xué)校,在蘇州有分校,2019年7月,我就去了蘇州。

在廚校,我學(xué)的是西式烹飪。剛學(xué)了半年,因為疫情,學(xué)校不開學(xué),我一下子在家呆了三四個月。我留給自己當學(xué)徒的時間,大概就是一年。這下子,我開始焦慮了。我覺得自己好像學(xué)得差不多了,便申請了提前畢業(yè),畢業(yè)考試也通過了。

從5月下旬開始,我就出去找工作?,F(xiàn)在,我在一家西餐廳工作了差不多半個月。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孔兆年做的蛋糕,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簡歷上還是如實寫了我的教育背景,面試的時候,老板問過我,你一個本科畢業(yè)的來做這個,那你讀本科是不是很浪費?

我覺得,就是不同的經(jīng)歷,談不上浪費。

當然,這可能是一個很理想化的解釋。廚房的人都不知道我是哪個學(xué)校畢業(yè)的,沒必要,這兒不看學(xué)歷。

西餐廳有熱廚,有冷房,我是在冷房。冷房一般就是做前菜,餐前面包、拌沙拉、海鮮等,最后有一個餐后甜品,生日蛋糕或者慕斯、巧克力蛋糕之類的。

因為冷房是負責(zé)開頭和結(jié)尾的,所以客人一點單,我們后廚的機器一出小票,你就要馬上開始做。西餐蠻注重上菜順序的,前菜做完,熱廚那邊才開始做主菜,所以一定要快。

我現(xiàn)在還不是很合格,客流量大的時候,還是會手忙腳亂,需要有人帶,有時候,我還會被說。比如,我們會提前備好一打、兩打生蠔,但集中上客的話,生蠔是不夠用的,你要現(xiàn)場撬生蠔。有時候廚師長很急,就直接沖過來幫我撬生蠔了。

我們做六休天,工作的話是從早上十點半做到下午兩點鐘,再從下午四點半做到晚上十點鐘。餐廳最多有十七桌,工作日稍微好一點,但像「520」「521」這兩天就特別忙,翻臺率比較高。

一般我們餐廳,除了清明節(jié)之外,可能只要是個節(jié)都會有很多人。

工資的話,大概三千多一點。老板那天和我說工資的時候,我真的沒有留意。我當時是抱著一個小白的心態(tài),就拿學(xué)徒最基本的工資。我現(xiàn)在住宿舍,在餐廳不用擔(dān)心吃,也沒有什么機會花錢,夠日常開銷。

目前,我蠻想去熱廚工作。一直在冷房做前菜的話,掌握的也只是這個部分。要掌握完整的西餐,肯定想各個部分都了解。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孔兆年做的烤鴨,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進過工廠,裝過空調(diào),我決定回縣城搞音樂。

【鄭鐸,男,26歲】

「一生中至少有兩次奮不顧身,一次為愛情,一次為夢想?!惯@是電影《怒放之青春再見》里的臺詞,寫辭職信的時候,我把這句話寫上去了。

那是2017年夏天,我在北京一家消防電子廠里做技術(shù)銷售,負責(zé)設(shè)備安裝、銷售、售后的工作,經(jīng)常出差,寧波、沈陽,全國各地跑。

我們的產(chǎn)品主要是報警器之類預(yù)防火災(zāi)會用到的東西。比如,寧波特別潮,地鐵線上報警器的線路板受潮不能用了,我和同事就帶著防潮的產(chǎn)品去把原來的換掉,在那兒呆了差不多兩個星期。

算下來,我每個月可能不超過一個星期是呆在公司里,其他時間都是在出差。

出完最后一次差,我跟公司說我要辭職。老板還過來問我,你是不喜歡這個工作嗎,要不給你調(diào)一個崗位。我說我覺得我們公司特別好,只不過我喜歡音樂,想回家搞音樂。

我就想做這件事情。現(xiàn)在不做,等我老了再做,那多悲慘啊。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鄭鐸的申請書,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對音樂感興趣。我老家在石家莊這邊一個縣城,辛集市,因為是農(nóng)村的,沒有條件去學(xué)。后來上了大學(xué),參加了社團,才開始學(xué)。

社團在學(xué)校附近租了一個房子,一塊兒玩樂隊,我基本上每天都去練,貝斯、吉他、鍵盤,我都玩兒過,因為在學(xué)校找一個樂手太難了,說不清樂隊會缺什么。

我們都不是專業(yè)的,技術(shù)都一般,自己也寫歌,但大部分還是翻唱別人的。剛開始,我們會唱五月天這種流行搖滾一點的,后來唱指人兒樂隊、反光鏡、小熊餅干樂隊這種。

畢業(yè)之后,我也在家里邊跟朋友一起組樂隊,開業(yè)、婚慶,只要能接到的活動我們都去。家里挺反對的,說我總玩兒音樂沒出息,你趕緊出去上班吧。

也是有一點賭氣的成分,我在招聘網(wǎng)站上看啥掙錢多,就去干啥。網(wǎng)上說當船員一個月十萬、二十萬,我就跑到山東去當船員了。去了之后,發(fā)現(xiàn)就是勞務(wù)派遣,要給那家公司交四千多中介費辦船員證,還要上一個海洋意外死亡險。

我被騙了幾千塊錢,上了一艘中型船,住了一宿,把身份證拿回來之后就跑掉了。

跑出來后,我坐大巴去了威海,看到有輪胎廠在招聘,我就進了輪胎廠。那是一個特別耗體力的工作,干了一段時間,累得不行。之后,我又跟著兩個老鄉(xiāng)裝了三個多月空調(diào)。

我性格比較倔,一直跟家里報平安,說我在外面過得特別好,每天大魚大肉。有一天,我跟我姐聊天,說社會怎么這樣啊,特別迷茫。

我姐說你不能老干這個,你來北京吧。我就去北京了,在她的介紹下,進了那家消防電子廠。

但我還是放不下音樂。正好老家辛集有藝術(shù)培訓(xùn)班,缺老師,想讓我回去教孩子打架子鼓。當時候我就特別想回去。他們邀請了我好久,大概兩三個月,我終于下定決心辭職。就算是南墻,我也要回去撞一撞。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四重奏》截圖

回去之后,我先在一個叫花兒藝術(shù)團的地方教架子鼓,干了一年后,就不做全職了,只做兼職,跑好幾個培訓(xùn)機構(gòu),還在一個酒吧里當過駐唱歌手。

有時候,幾個朋友湊一塊兒,晚上也會出去賣唱。這兩天我跟一個在酒吧認識的00后朋友一塊兒出去,背著吉他,唱一些民謠。小城市,賣唱的比較少,人們看到還是挺新奇的。但掙的錢也比較少,昨天晚上掙了50多塊錢,前天晚上掙了70多。

我現(xiàn)在想把以前的好多歌整理一下,用電腦做出來。我從大二就開始寫歌,那時候都不懂作曲什么的,只是寫寫歌,用吉他彈出來。回去后,也寫了些,加起來大概二三十首了。

我每天在家戴個耳機,在軟件上作曲。其實,從單純玩樂器過渡到作曲,挺痛苦的,你要開始在電腦界面學(xué)習(xí)你從來沒接觸過甚至沒見過的樂器。

我習(xí)慣在靈感最為充沛的夜晚去編輯一些東西,可能當時覺得很滿意,到了第二天再聽的時候會突然發(fā)現(xiàn)它并不好聽,或者還可以更好。

我原來就一直跟家里說一句話:「如果不讓我做音樂,我覺得做什么都是一樣的?!宫F(xiàn)在我就想好好掙錢,好好做音樂。

如果有一天我做的東西被認可了,上音樂節(jié)就是我的終極夢想。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四重奏》截圖


刷遍手機找不到約出來玩的朋友,我想去蘇州養(yǎng)條柴犬。

【Nerissa,女,23歲】

我不想留在北京,理由挺扯的:我喜歡養(yǎng)寵物。

養(yǎng)寵物的話,首先要擁有一個帶陽臺的房子,我現(xiàn)在住的房間沒有陽臺,養(yǎng)寵物就不合適。而且,如果一個人自由的時間非常少的話,養(yǎng)寵物其實是一個不負責(zé)任的行為。

因為我剛畢業(yè),在北京經(jīng)濟壓力和生活壓力都比較大,可能兩年之內(nèi)都不能養(yǎng)上寵物,我就想去其他城市,有一個帶陽臺的臥室,擁有一只自己的狗。

高二的時候,我爸養(yǎng)了三只斗牛犬。有一只額頭上有一個點,我爸給它起名叫點點;還有一只比較胖,像個球,就管它叫球球;另一只比較邪,它誰都不怕,每次我回家都會叫喚,就叫斗斗,因為誰都斗不過它。

我們家狗特別搞笑,它們在那兒趴著,我假裝看不見它們,往前走,它們就「嗖」一下竄到前面去攔我道了,不讓我走。

點點性格最軟,是一只小母狗,很可愛,也不會搗亂,斗斗脾氣最暴躁,它們倆就會打架。每當這個時候,球球就是和事佬,拿爪子摸摸這只狗,用舌頭舔舔另一只狗,讓它們倆別打架。

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點點,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再往前,上幼兒園的時候,我還養(yǎng)過小貓咪。那時候沒有想太多,就覺得小貓咪很可愛,想抱它。后來我爸跟我說,你知道你小時候膽子多大嗎,我們家的貓胖得不行,誰都不怕,就怕你。

因為每次它淘氣的時候,我就拽著它的尾巴把它拎下來。

貓是比較自由、有自己追求的動物,狗的性格比較溫順,對主人很忠誠,我現(xiàn)在更想養(yǎng)狗。尤其是柴犬,特別可愛,特別治愈。我上個月更新了一組表情包,都是柴柴的,越看越喜歡。

來北京實習(xí)之前,我對擁有一只寵物也沒有那么渴望,但來了北京之后,一到周末,自己一個人在出租屋里,感覺很孤單。當你拿起手機特別想找個朋友一起去玩兒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們都沒在。

假如旁邊趴著一只狗,就不會覺得那么孤單了。前幾天去上班的路上,我看到一個人牽著一只柴犬在遛彎兒,我好羨慕,在旁邊自言自語:「哇,柴柴。」

周末的下午是最孤單、最難熬的。上午還能睡個懶覺打發(fā)時間,下午不困了,就很無聊。為了打發(fā)時光,我會研究菜譜,去菜市場買菜,再給自己做飯,一套流程下來就將近四個小時了。

在菜市場,可以看到很多我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是一個人買菜、挑菜,那種生活很有煙火氣,可能也能排解孤單。有一次,我看到一個男生,跟我年齡差不多,很仔細在挑選一條魚,之后又去挑了香菇、金針菇。

我會看到,不止是我一個人孤單,其實大家都這樣。

我是河北人,在西安上的大學(xué),家人希望我以后能在北京工作,這樣離家近一點,逢年過節(jié)可以回家。這次來北京實習(xí),我已經(jīng)兩個月沒回家了,所以上個星期就想回家看一看。

但我心里挺矛盾的。那天,我開始計劃要什么時候出發(fā),什么時候回來。在家呆兩天,一天在自己家,一天去姥姥姥爺家。最后覺得,你都放假了,還要把自己的行程填得這么滿,很折騰,所以后來也沒有回成。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在了解其他城市的工作了,五月份開始在招聘網(wǎng)站上瀏覽招聘信息。我內(nèi)心最傾向于在蘇州工作,上次去的時候,感覺它是一座人文氣息很重的城市。

可能去二線城市之后,壓力會小一點,可以做一些自己比較享受的事情,也就是養(yǎng)寵物。就像我喜歡的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的那句臺詞:「不要認輸,自由地活著吧?!?/p>那些不愿去大城市的「后浪」,對生活有新的向往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截圖

(應(yīng)受訪者要求,孔兆年為化名)


今日話題

你會向往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嗎?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