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講到貴妃張妼晗去世了,她一生追求帝王真愛,轟轟烈烈,最終卻落得心碎而亡。
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人真的根本不想委屈求全以得天長日久的平和度日,她們要的就是全情投入和痛快的愛,不過分奢望結(jié)果,只求個問心無愧。
如果放到現(xiàn)今社會,這樣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可能也會被虐的遍體鱗傷,但好歹現(xiàn)在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多次的嘗試機會,不用非一條路走到黑。
古代女人可沒這么好運,張妼晗的一生,父母早亡成為孤兒她沒得選,淪落教坊變成舞女她沒得選,三個女兒相繼早夭她也沒得選,最后被不被帝王真心喜愛她亦沒得選,她除了主動選擇要投身宋仁宗為娘子,別的時候全部都被現(xiàn)實的小鞭子趕著往前走。
不止平民孤女張妼晗沒得選,從《清平樂》的劇情來看,名門閨秀曹丹姝也是一樣。
明明文武雙全,才智精明,又有報國之志,但因為生為女兒身,被選作了皇后,曹丹姝只能落得一生深鎖宮墻內(nèi),整日打理些雞毛蒜皮爭風吃醋的小事。
又因為自己孤高倔強,不肯扭扭捏捏的撒嬌賣癡,以致被丈夫冷落半生,后終得和解就誠惶誠恐起來。
宋仁宗生病疑曹丹姝與張茂則謀逆后,丹姝面對兩位內(nèi)閣宰相,說出“臣妾一后宮女子,沒有主張,一切仰仗各位相公”時,內(nèi)心已經(jīng)大半屈從于封建世道了。
她再也不是那個邊境被犯便要披甲揮劍上陣殺敵,宮廷內(nèi)亂鎮(zhèn)定自若主持大局的意氣風發(fā)的女子。
宮廷禮儀、世俗壓迫、君權(quán)夫權(quán),磨平了曹丹姝的棱角,也磨去了她的光芒。
《清平樂》的片尾曲《雙飛燕》實際是曹丹姝的人物單曲,其中有一句“半生疏離,一世知己,與你相守,朱門里”,講的是趙禎與曹丹姝的關(guān)系處境,但這段歌唱對了四分之三,卻錯了最關(guān)鍵的那部分。
什么“一世知己”,宋仁宗趙禎哪里算得上曹丹姝的知己啊,既不夠愛她,更不懂她,也不信她,一味只知道索取,壓榨她的感情,帶給她半生凄苦、一世落寞還差不多。
面對所有的不公不忿,圣女典范曹皇后無處可逃,她只能把心酸苦楚和著淚水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但曾經(jīng)曹氏丹姝也是有過可以選擇的時光的,那時她還年幼,因被家族寵愛,得以喬裝入讀私塾,學習騎馬狩獵,甚至可選擇嫁與不嫁,過了十幾年肆意生活。
戀上了最高統(tǒng)治者,嫁入全國最高檔府邸后她的命運才開始扭轉(zhuǎn),不過如果丹姝嫁的是普通氏族,狀況也未必會好,當時社會大環(huán)境如此,太過剛強的女子太難收獲幸福了。
與曹丹姝成兩個極端是娘子苗心禾,這個姑娘從小就溫柔和順,沒有太多主見,更沒有心機。
她做過最重要的決定可能就是十幾歲時被大娘娘問“禾兒,你想留在宮中時時陪著六哥嗎?”時回答了“愿意”。
這句話決定了她一生的命運。
雖然宋仁宗從未虧待過苗心禾,但卻只給了她安寧,并未給愛情,數(shù)十年她都像個木偶般陳列在他的后宮展臺上,乖巧懂事,不怒也不悲。
就算是這種寡淡無味的平淡日子對苗心禾來說也是暫時的,生了一雙兒女后她不得不學著防范使心計,以求平安。后來還因兒子病逝、自己從小仰慕的官家把女兒許錯了人肝腸寸斷。
古代宮廷女子想要一份真正的安寧太難了,在那個崇尚君權(quán)夫權(quán)的社會,女性本身就是附加品。
皇后如此,妃子如此,連公主也如此。
宋仁宗多寵徽柔,有目共睹,恨不得把最美好的東西都予她,許她做世間最快樂的女子。
為她悉心籌謀打算,就怕哪兒出了紕漏影響她的幸福,沒曾想正是這種過分的為之“計深遠”把徽柔一步步推入深淵。
從意識到自己喜歡的曹哥哥沒擔當,無法違背父君意愿要嫁給不喜歡的人時,她就不再天真快樂了。
懷揣不快樂的種子,嫁人后的徽柔自然無法與婆家和善相處,后又被婆婆算計被丈夫扇耳光,從小在蜜罐里從未經(jīng)歷過風雨的公主哪里受過這等委屈,她的三觀不斷受到?jīng)_擊卻始終無法擺脫這段婚姻,只能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就算是口口聲聲中國朝最尊貴的女子,徽柔也沒有任何婚姻自主權(quán),逃不過封建女性需要遵婦規(guī)守婦德的沉重枷鎖。
幾人中,勉強算來生活最幸福的是苗心禾,同樣她也是最沒有靈魂的那一個,在那個壓榨女性的封建社會,平庸聽話才能換來一點生存所需的氧氣。
并且所有這些女子的經(jīng)歷都是發(fā)生在君主集權(quán)沒那么嚴重、女人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的北宋初期,到了北宋后期直至南宋、明、清朝,儒家文化與統(tǒng)治權(quán)利的融合越來越深,伴隨而來的男尊女卑思想也越來越嚴重。
直至女性需要損毀自己的身體(裹腳)以取悅男性怪癖,在家庭和社會中沒有任何話語權(quán),人身自由、情感權(quán)利幾乎完全被剝奪,唯一受重視的作用就是孕育后代,除了幾個特殊條件下應(yīng)運而生的奇女子,大部分女性幾乎徹底隱形于歷史洪流中。
不講現(xiàn)代女性有多幸運,每個時代人都自己需要跨越的門檻,但出生在一個思想開明的時代,立身于一個強大安樂的國家,我才有機會在鍵盤上敲下這些文字,你們也才有機會翻到這篇文章,然后笑一笑去看下一篇或者與我討論幾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