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由#觀影團#組織的電影《極速車王》觀影活動網友觀后感匯總,快來一起分享你的觀影感受吧。
娛樂訊 昨日,小浪帶領北京團員們在北京盧米埃影城長楹天街店IMAX影廳觀影了由詹姆斯·曼高德執(zhí)導,馬特·達蒙、克里斯蒂安·貝爾、喬·博恩瑟、諾亞·尤佩、瑪麗薩·佩特羅主演的電影《極速車王》大家對本片給出了9分的綜合評分,以下為參加本期活動團員的精選觀后感匯總:
@逸人_Sky 8分
超越預期,可能因為是真實故事,呈現出來的效果要更接地氣。尤其是影片開頭,還在走字幕,就讓觀眾聽到了賽車引擎的聲音,而第一個畫面,則是冠軍謝爾比賽車的視角,飛速后移的跑道,尤其又是IMAX影廳,直接讓觀眾也體驗了一把速度的魅力,瞬間屏息,真是過癮。結尾的勒芒24小時的比賽也很緊張刺激。剛開始就狀況不斷,但后來看著邁爾斯的幾次破紀錄,又是興奮不已。在沒被劇透的情況下,以為會是個普通又眾望所歸的完美結局,但大失所望。在沒有了解過故事背景的情況下,這可能會給整部影片拉低分數。故事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為了增加福特汽車銷量,健康原因退役的賽車冠軍謝爾比,經過不斷地努力,和邁爾斯在勒芒賽道上贏了法拉利。以為會是一場賽車盛宴,但故事中的資本和官僚,遇到了純粹的邁爾斯,增加了一些戲劇性。恩佐法拉利是意大利方代表人物,很有個性,諷刺對手福特一點也不留情。但就對于比賽來說,個人認為恩佐已經拿出作為資本家的最大尊重。結尾的24小時除了必要的休息,幾乎全程沒有離開,雖然輸了,在比賽結束后,向邁爾斯脫帽致意,這才是對待對手最真摯,和對待比賽最誠懇的態(tài)度。他是除了主人公,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了。福特二世可能是被黑的最厲害的一個。影片中不僅要遭恩佐的諷刺與吐槽,還要被謝爾比嚇,而最大遺憾的產生,也和他脫不了關系。普通人看來,錢是好東西,但若資本直接下場,通常沒什么好事發(fā)生。為福特設計出GT40的賽車手邁爾斯終究是沒能成為勒芒的冠軍,這成為了只想設計出完美賽車的人的終身遺憾。但也是這場電影,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他,讓他成為了每個人心中的第一名。
@我的inner_peace
在IMAX看《極速車王》是一次讓人血脈僨張的體驗。感謝好久不見的@觀影團 抽中我。故事一開始,我以為講的會是達蒙飾演的謝爾比重返賽道的故事。沒想到卻是貝爾飾演的肯·邁爾斯的傳奇故事。電影改編自紀實小說《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賽》。國內上映的片名是《極速車王》,感覺會勸退不少人,感覺它值得更好的譯名。為了不劇透,就談談我對影片中一些印象深刻的點吧。一開始,即使Ken幫助福特公司做了前期的測試與改進,但福特高管里奧仍說肯“too pure”,因為一顆賽車的心太純粹所以無法完成福特公司商業(yè)化的需求。但到了勒芒耐力賽的最后關頭,經歷了種種的Ken選擇了和另外兩輛福特賽車
